最高法:2020年共查处虚假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772件 占查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的53.09%
央广网北京11月9日消息(记者李兆娣)为进一步加大虚假诉讼整治力度,9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暨人民法院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最高法副院长贺小荣在会上表示,民间借贷历来是虚假诉讼高发易发领域。2020年共查处虚假民间借贷纠纷案件1772件,占查处的民事虚假诉讼案件的53.09%。
“最高法坚决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加大对虚假诉讼、恶意诉讼、无理缠诉行为的惩治力度的要求,多措并举,重拳整治虚假诉讼。”贺小荣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法院整治力度加强,虚假诉讼也呈现出新特点、表现出新花样,为进一步深入整治虚假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在充分调研、广泛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民法典、刑法、民事诉讼法等规定,制定了《意见》。
“《意见》规定了执行异议之诉、民间借贷、房屋买卖合同等虚假诉讼易发领域整治工作要求。”贺小荣解释,《意见》要求严格审查执行异议之诉全案证据,审慎对待当事人自认,严防当事人恶意串通逃避执行;要求严格审查通过循环转账、“断头息”等方式虚构借贷、虚增本金的违法行为,严守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
针对近年来通过虚假诉讼逃避房屋限购、限售政策的现象有所抬头,贺小荣介绍,《意见》作出规定,为规避调控政策等非法目的,虚构房屋买卖合同关系提起诉讼的,应当认定合同无效;虚构购房资格参与司法拍卖房产的,应当认定拍卖行为无效。
贺小荣表示,下一步,最高法为深入整治虚假诉讼还将制定一系列司法解释和司法政策,进一步扎紧制度的笼子,压缩虚假诉讼存在的空间,实现对虚假诉讼标本兼治,为诚信社会、法治国家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最高法:对“套路贷”虚假诉讼违法犯罪保持高压严打态势
- 最高法发布10件整治虚假诉讼典型案例 进一步明确虚假诉讼罪行为特征
- 【央广网评】线上助考“300元包过”?考试公平勿包藏“猫腻”!
- 火灾求生 别为湿毛巾耽误时间
- 应急管理部:向13省调拨23.79万件棉衣棉被 确保受灾群众温暖过冬
- 最高法发布《关于深入开展虚假诉讼整治工作的意见》
- “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印发:2025年污染物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
- 被称作“蓝朋友”“守夜人” 群众安全离不开这群“应急人”
- 最高法发布典型案例:当事人因虚假诉讼行为被追究刑责后 仍被判赔222万余元
- 央行行长易纲:将推动数字人民币与现有电子支付工具间的交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