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丹玛江永慈诚:生活在英雄史诗当中

亚格博 发布时间:2018-08-16 08:47: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结古寺高耸在城边的山上,俯视着这座古老小镇中的沧桑人世,护佑着这里的男女老少。

1942年藏历8月15日,是个吉祥的日子。结古寺下的一栋普通平房里,生下了一个小男孩,取名丹玛江永慈诚。活佛对孩子的父母说,恭喜你家生了一个小佛爷啊!远方的甘孜寺派了人来,说要把这个男孩迎请过去。但是,结古曲卡庄园的主人说,他是我们这里的小佛爷,我要来抚养他,让他成为我们这里的活佛。6岁半的丹玛被送到了结古寺,成为喇嘛阿约的小弟子。阿约是结古寺里非常有学问的僧人,小丹玛跟着老师阿约开始学习藏文和经书。老师阿约的藏文非常好,写的藏文字是八思巴体,丹玛也学得一手漂亮的八思巴文体。经过十四年的学习,丹玛成为了结古寺的一名小堪布。

1958年玉树发生红色革命,结古寺的年轻僧人都离开寺庙了。次年,丹玛被送到玉树州民族师范学校去学习汉语文,聪明的丹玛在民院中各项成绩都名列第一。1963年,州文教局抽调部分优秀学生到基层当教师,去发展小学教育,丹玛被分配到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当上了小学教师。原本说是在基层执教一年的,可是因为乡村小学很多教师自身的藏文很差,需要教师,于是,丹玛在教授小学生的同时,又成了老师的老师,就一直留在杂多县。1966年,丹玛在杂多组织乌兰牧骑演出队,有男女学生各10人,还有两名解放军。在这期间,丹玛与他的一个学生、也是演出队女演员古措结婚。

县里召开四级干部会,需要布置环境,在机关内外的墙上写标语,丹玛便用他稔熟的八思巴字体,书写“斗私批修”之类的毛主席语录。丹玛说,这一下,四级干部会让他成为当地名人了。因为一些基层干部曾经当过喇嘛,懂得欣赏藏文书法,一看这些藏文标语的字体,都很惊讶地问:“这字是谁写的啊?”后来,丹玛被调到木雍公社当副主任了。因为丹玛办事公道,不沾私心私利,工作特别勤奋努力,当地群众反映很好,上级领导来视察,干部考核各项指标都是第一。领导表扬他,还要提拔他当公社党委委员,丹玛说,我连党员都不是啊!领导说,那没关系,你的工作比党员做得还要好哇!于是,1970年,丹玛便成为木雍公社党委委员,这个任职通知比他的入党批准还早了一个月呢。

1972年,尼克松访华,这是中美关系甚至世界关系中的一件大事。县里召开四级干部会,传达上级精神,县委书记冯玉林在会上作报告,丹玛担任藏语翻译。冯玉林是一位很有水平的县委书记,而且懂藏语。冯书记的报告大意是,尼克松访华,是世界关系中的大事,特别是对于中美苏三个大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当时,丹玛身边坐着一位老者,曾经是一个寺庙的老阿卡。老阿卡听着冯书记作报告,私下用藏语跟丹玛议论,大意是,这个关系的改变,很像是格萨尔王传中联合战略的改变。他们忘了冯书记是懂藏语的。冯书记作着报告,突然停下来了,他虽然懂藏语,但没有听懂丹玛和阿卡议论的意思,就说:“我要撒尿,现在休会”。休会时,冯书记问丹玛,你们刚才说的什么意思?丹玛就对他解释说,他们只不过是谈到了格萨尔当中的一个典故。冯书记说:“格萨尔不是大毒草吗?怎么还有这么深刻的内容啊?”于是,冯书记就让丹玛给他讲了几天几夜的格萨尔故事,而且后来让丹玛每天给他讲两个小时,冯书记说,啊,这可是个好东西,有点像汉文的《西游记》啊!几年之后,《格萨尔》平反了,冯书记说,丹玛这个人,有100个人的脑子啊!

《格萨尔》是世界著名的藏族英雄史诗,上千年来在广大藏区,特别是在青海的玉树、西藏的那曲有着广泛的流传,还产生过很多神奇的说唱艺人。丹玛会说唱《格萨尔》甚至被人认为是“神授艺人”,但丹玛自己不这么认为,他说,他在结古寺时的师傅阿约,经常会讲格萨尔的故事,常常用格萨尔故事中的典故来谈论时事。玉树历史上的13户大户人家,家家的宝箱里,都藏有格萨尔的传本,但不外传。玉树的很多人都会讲格萨尔的故事,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杂多县基层的老百姓也还在偷偷地唱格萨尔呢。丹玛认为,自己只是记忆力好,把从小到大听到过的说唱、看到过的文本,进行了搜集和整理。丹玛还跟人戏谑地讨论:《格萨尔》当然是集体创作和历史流传的,但其中创作者是男人多还是女人多?丹玛认为,应该是女人更多,因为自己还是在吃奶的时候,就听母亲讲述过格萨尔的故事。

因为丹玛的工作表现好,杂多县委有意安排他到另外一个公社当党委书记。正拟调任时,玉树州政协副主席兼州志办主任阿钦仁波切来杂多考察,看到丹玛丰富的藏文和历史知识,决定把他调到州志办当副主任。1979年,《格萨尔》正式平反,并在成都召开第一届《格萨尔》学术研讨会,丹玛参加了会议。丹玛回忆,当时会议上还有一些关于格萨尔究竟是历史还是神话的争执,参加会议的多是研究者,而丹玛既是研究者,又是吟诵艺人。他认为,格萨尔既是历史、又是神话,是有历史基础的神话。他的意见受到与会者的高度重视。在那次会议上,丹玛还结识了西北民族大学教授、著名藏学家王沂暖先生。2002年,丹玛在玉树州政府支持下,做了一个关于格萨尔的展览,王沂暖教授题辞写道:我与丹玛认识很久了,他是一个伟大的全才!

此后丹玛一边做史志工作,一边收集整理格萨尔,一直到现在。州志办的几个人,成为“玉树州永不退休的干部”。他是全国格萨尔学会委员、国家级吟诵艺人。目前,已经整理了五部格萨尔故事,由民族出版社出版。实际上,丹玛在做史志工作和格萨尔整理的同时,还在搜集大量历史资料,用他那漂亮的八思巴文体撰写康木多历史。不仅如此,丹玛还通过自己的文史研究,帮助党和政府做统战工作呢。

我是在筹建西藏牦牛博物馆进行田野调查时认识丹玛先生的,2014年牦牛博物馆开馆时,丹玛先生与玉树州老州长杨学武一起来到拉萨参加开馆仪式。他跟我讲起格萨尔当中与牦牛相关的故事,表示将来要把其中的一部捐赠给牦牛博物馆。 这几年,我们几乎每一年都能在拉萨或者玉树见上一面。丹玛今年77岁了,这个只有1.59米的小个子老人,精神十足,雄心勃勃,聊起天来口若悬河,他打算在未来的几年,要整理出113部格萨尔故事,甚至还要翻译成汉文,还要做成有声说唱本。往往,在我们相聚的酒席上,丹玛还会即兴说唱一段呢。玉树州文联主席彭措对丹玛说,你要干到80岁啊,丹玛拍拍自己的胳臂说,我干到90岁、100岁也没问题!

[桑旦拉卓读后感]

丹玛江永慈诚先生是我见过的最阳光、且正能量满满的老爷爷。

第一次见到老先生是在西宁,记得老人当时给我们讲了很多关于牛粪的知识,以及他对格萨尔史诗的热爱,惭愧的是我对格萨尔的史诗了解得很少,但见到老先生,就会觉得他就是一位活的史诗,他的激情、乐观、风趣、豁达,也许就是岭格萨尔赐予他的护身符,后来老先生到牦牛博物馆参观,当时在一个展厅的角落,老人家见到斯巴宰牛的诗歌时,很激动地在我们面前唱起了这首古老的歌,并且为我们很耐心地解释这首民谣的意义。

跟老先生交谈时,每一个人的心情都会是愉悦的,我们都在他身上看到了一个20 岁的激情澎湃的灵魂。

愿这位活在英雄史诗中的老者长寿、安康、快乐!

在我写的形色藏人的每一篇后面,都有我的养女桑旦拉卓写的读后感。至于桑旦拉卓怎样成为我的养女,这篇以往的文章中可以看到——2008年第5期《十月》杂志《悲伤西藏》。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