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初杭 白玛央措 发布时间:2020-06-15 14:27:00来源: 新华社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地举办形式多样的主题文化活动。图为当日在广西柳州市柳江区进德镇三千村,客家娘酒酿造技艺手艺人在当地举行的非遗活动中展示客家娘酒酿造。(新华社发)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新华社记者在青海、甘肃、广东、湖北等地举办的各项活动中看到,传统文化绽放着新鲜魅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正成为一抹亮眼的色彩。

  老技艺成奔富新窍门儿

  “景泰蓝掐丝唐卡工艺独到,它使画面更加立体永不褪色、永不变质,色彩更艳丽……”销售人员热情介绍,非遗产品前站满了前来选购的市民。这是13日在青海“非遗购物节”主会场西宁市中心广场上的一幕。

  为提高“非遗购物节”品牌影响力,青海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发放5万元非遗购物券助阵此次活动。活动吸引了33项非遗项目参加,众多“青海宝藏”亮相。记者在展区现场看到,市民纷纷在活动现场通过扫描二维码,用领取到的非遗购物券消费,很多展商的非遗产品销售热络。

  走进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临夏县青韵砖雕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高大宽敞的厂房里,雕刻打磨声此起彼伏。年轻的砖雕技师韩有顺在青砖上打孔,随后用刻刀精心雕琢,掌握这项国家级非遗技艺让他和20多名工友每月的收入都能达到4500元以上。

  依靠临夏雕砖这种非遗“绝技”脱贫致富并非个例。据了解,近年来,甘肃省通过促进“非遗+扶贫”先后创建了106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逐步吸纳了4700名群众稳定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246人。

  具有民族特色的羌族刺绣产品,在陕西省首届“非遗购物节”一亮相就备受关注。在“羌族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陕西省宁强县,古老的羌族刺绣成为当地妇女们脱贫致富的职业技能。

  家住宁强县禅家岩镇火石子村的王小琴从小学习刺绣,如今她注册的公司已研发羌族刺绣产品300余种,带动妇女灵活就业1000余人,带动贫困户300余户。王小琴说:“非遗扶贫既让困难群众掌握了谋生的手艺,又壮大了传承人队伍,实现了脱贫攻坚与非遗保护双赢。”

  老手艺绽放新魅力

  三秦大地,风景正美。在西岳华山脚下,30余种非遗技艺和产品亮相首届“九曲黄河 多彩非遗”展示展演活动,吸引观众流连忘返。其中,洽川葫芦选取黄河湿地优生葫芦原料,以刻、钻、挖、凿、画、贴、镂、描等20多道手法完成。如今,随着技术革新,洽川葫芦制成的葫芦蓝牙音箱、葫芦装饰品、葫芦小夜灯、葫芦优盘等产品推陈出新。

  “80后”小伙宋鹏杰从小跟随祖父学习雕刻和手工制作。“以前洽川葫芦做成水瓢、醋壶和油壶,工艺粗糙、实用性差,逐渐被市场淘汰。”宋鹏杰说,2005年他辗转多地拜师学艺,解决工艺和实用性问题,后来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研发出艺术灯、挂件、摆件和文创4个系列上百种产品。

  在不远处的华县皮影展位上,华县皮影雕刻技艺非遗传承人薛宏权右手握刀穿过牛皮牢牢钉在木板上,左手推转牛皮,不一会儿牛皮上就刻出了花纹。“推皮走刀是华县皮影雕刻技艺最大的特点,这样雕刻出的牛皮刀口整齐、刚劲有力,适合制作复杂的图案。”薛宏权说。

  在保留传统技艺的同时,薛宏权不断创新。在制作方面,他引入工笔画的手法、改良刀具,提高皮影的表现力,开发出摆件、挂件、首饰等产品;在表演方面,他让“迈克尔·杰克逊”在银屏上“复活”,跳的是机械舞和太空步,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

  皮影“迈克尔·杰克逊”的表演视频在海外社交媒体走红,薛宏权也带着他的皮影作品频频奔赴海外。记者从渭南市华州区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源自华县皮影的“华州皮影”在法国成功注册国际商标,让中国皮影有了“国际范儿”。

  非遗融入百姓生活

  “很开心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和大家在丹霞山见面,我手中拿的这个清化宰相粉是韶关的非遗产品,它和唐代诗人张九龄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在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东主会场,不少非遗产品走进了直播间“触网”。

  最近,广东整合各大电商平台资源,打造了广东美好生活非遗馆、非遗美食馆两个线上购物馆。在直播间,一口大锅现场炒制出来的宰相粉,吸引了不少市民游客围观,也带动了清化宰相粉的线上销售。瑶绣、曲江罗坑红茶……广东美好生活非遗馆总直播间还从全省各地精选特色的非遗美食、医药类非遗项目等,通过直播普及非遗知识。

  “云游非遗·影像展”暨“首届荆楚非遗购物节”近日在武汉启动,全国多家电商平台开设201家店铺,为湖北2000余种非遗产品拓宽线上销售渠道,助力非遗真正融入当代生活、走进寻常人家。鄂州雕花剪纸项目传承人曹小琴说:“随着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非遗项目的实用性功能慢慢减弱,希望借助此次大规模的线上销售活动,推动好的非遗产品走进大众视野。”

  在上海金山、甘肃东乡等地,与非遗相关的文艺演出、情景展示活动也吸引不少群众目光,让非遗元素融入市民生活体验,正在成为新的潮流。(记者初杭、白玛央措、耿辉凰、蔡馨逸、雷肖霄、郎兵兵、李荣、喻珮、邓瑞璇、孟宜霏)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