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文化如花竞芳菲

靳敏 发布时间:2020-07-23 10:42:00来源: 拉萨晚报

  马路边,两排绿树茁壮成长,翠绿盎然;村委会,文明标语处处可见,赫然醒目;广场上,锅庄表演精彩纷呈,热闹非凡……走进曲水县,一幅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动人画卷在眼前一一铺开。这是西藏拉萨曲水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的美丽蝶变,昭示着新时代文明乡村的新变化和新魅力。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振兴,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也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曲水县立足丰富的文化资源,多措并举,用文化的振兴为乡村振兴添活力、增动力、展魅力,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进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以“文化+”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曲水特色的乡村文化振兴之路。

  聚焦文化惠民 提升服务群众效能

  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

  盛夏的骄阳灼照着大地,走进曲水县曲水村,就会被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乡村文化墙拥入怀中,村边小河里的潺潺流水缓缓诉说着历史的变迁。文化广场上,村民激情洋溢地唱着藏戏,浑厚激昂的音调引得周边观众也跟着一唱一和,声音从村头传到村尾,生动地演绎着幸福家园的“文化梦想”。

  曲水村村民如今“诗意”般的生活是全县各行政村村民幸福生活的真实写照。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曲水县的群众来说触手可及,传统文化也焕发出新的活力。

  今年上半年,曲水县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引领,在辖区内对各行政村文化室开展提升改造工程,补充完善文化室设施设备,督促各村文化室加大免费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文化设施设备,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群众文化活动,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提高设施设备的利用率。

  同时,曲水县积极组织工作人员深入行政村文化室,对基层文化设施管理使用和农家书屋等发挥作用情况进行检查,并根据实际存在的困难投入资金,完善了基层文化阵地基础设施,调动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提高了群众的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

  目前,曲水县各行政村文化室、公共文化设施均根据群众的实际需求,采取延时、错时等方式全部免费开放,设施利用率和群众满意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聚焦乡风民风 打造百姓精神家园

  乡村文化使群众精神生活更加多元。

  为促进曲水县乡村文化繁荣发展,不断满足农牧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文化需求,曲水县积极健全文化队伍建设,推进文化事业发展。据统计,曲水县共有县级文化馆1个、乡(镇)文化站6个,20个行政村公共文化服务站全覆盖……物质生活逐渐丰富的农牧民群众,开始有了“闲”时娱乐。

  同时,曲水县围绕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勤劳致富、好人好事、创新创业、环境保护等当代现实题材,创作推出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并丰富节目内容和表演形式,确保满足基层农牧民群众日益多元的精神文化需求。组建行政村文艺演出队,并结合各演出队实际,以县文化馆为文化指导,与演出队建立完善“一对一”“多对一”结对帮扶指导关系,明确指导次数,在基础的节目编排、创作等内容上逐一进行指导,各演出队表演水平得到了有效巩固和提升。

  聚焦地域特色 传承非遗文化

  悠久的乡村文化遗产承载着历史,记录着乡愁。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人口城市化流动等诸多变化,与许多地方一样,曲水县乡村文化传承发展的环境也在发生着改变。因此,守望乡土、留住乡愁,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建立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成为曲水县上下的共识。

  曲水县有13个非遗项目。其中,国家级3个、自治区级4个、市级3个、县级3个。为进一步加大非遗保护传承力度,曲水县积极统筹文化遗产保护与合理开发,以传承发展为目标,全面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开展。与此同时,曲水县还依托各类非遗项目,按照非遗发展方向,大力推进文化扶贫工作。成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发展并传承俊巴“皮具制作”技艺、罗萨梅朵染色制作技艺、六弦琴制作技艺。

  为更好地开展非遗工坊工作,曲水县组织工作人员前往尼木县考察学习非遗扶贫工作,借鉴尼木县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经验做法,将精准帮扶与文化传承紧密结合,借助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积极探索曲水县非遗扶贫新路径,带动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让文化的音符悦动人心。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