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拓宽路径,打好人才“组合拳”

发布时间:2021-01-25 11:01:00来源: 西藏日报

  西藏发展,人才是关键。在西藏自治区两会上,人才成为热议的话题。

  解决西藏的人才问题,必须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根据不同群体,因才施策,一方面想办法让人才流动起来,另一方面也要培养好本地人才,构建人才发展新格局。

  如何打好西藏人才组合拳?西藏,正在答题。各方,也在支招。

  区外就业,人才要流动也要精准匹配

  “人才问题,我这几年一直在跟踪。”自治区政协委员、西藏大学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图登克珠教授说。

  西藏的人才培养,区外就业正是实现途径。近些年,西藏一直扎实推进这一工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21年重点工作实现区外就业7400人以上。

  去年,图登克珠对区外就业情况,与团队成员和西藏大学教育学院的老师做了一千多份问卷的大型调查。他发现,毕业生观念上仍有局限:囿于传统观念,不愿意去内地就业;多数毕业生仍然倾向于选择公务员岗位和国有企业。

  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他介绍,担任过班级、学院和学校的学生干部毕业生,比没有担任过的,更加愿意到内地就业。另外,拿过奖学金的同学中,这一意愿更强。

  “已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毕业生,比没有加入者,区外就业意愿高出15%左右。”他说。

  对此,图登克珠分析,这可能与对区外就业政策的了解程度有关,越了解政策者,越愿意到内地就业。

  他支招:“要加强区外就业政策的宣传力度,有助于区外就业。对学生可能存在的疑问,进行及时的宣传和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需要提升区外就业的岗位质量。”在他看来,区外就业的岗位提供,应根据不同的学生群体,提供精准的岗位匹配。比如梳理出政府、事业单位和企业等岗位,根据不同学生的需求,有针对性进行提供。

  本地人才,留得住也要培养好

  “在阿里,人才数量有了很大的变化。”自治区政协委员、阿里藏医院院长扎西顿珠说,以他工作的医院为例,如今有1位正高、6位副高职称和2位硕士学历的医生。而10年前,这里一个正高职称医生都没有,只有3个副高职称医生。

  职称高了,人员的素质也随之提升。“以前毕业的学生普通话基础等方面稍弱一些,如今现在的本科生各方面文化素质较好。”他说出了变化。

  在阿里工作并不容易,这里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距离拉萨1700多公里,被誉为“世界屋脊的屋脊”,因地处偏远,高寒缺氧。

  扎西顿珠坦言:“不少人才,好不容易培养好了,但还是考了公招流失了。”

  这让他感到有些无奈,尽管去的一些单位工资收入不如在阿里高。但这里,由于气候和自然环境的局限,留住人才依然是难题。

  “阿里当地政府做了很多工作。”扎西顿珠介绍,阿里从体制机制上创新,哪里缺少编制,就进行补充。去年,仅阿里藏医院就进行人才引进,政府解决了25个聘用名额,平均收入在9000元以上还包括五险一金,待遇并不低。

  如何进一步解决?他调研发现:“从现实情况来看,本地人才的流失比例较低,培养好本地人才,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培养本地人才,仍需打通堵点。他发现,阿里地区有职校藏医班,只能培养中专学历毕业生。但由于学历不高,当地藏医院无法进行人才引进。

  他建议,不妨配强当地学校的师资力量,符合升为大专院校,让本地人才在阿里就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培养更高素质的本地人才。

  创业人才,既要鼓励更要赋能

  西藏地市的青年创业,情况如何?

  这几年,西藏各地的青年群体中,创新的氛围越发浓厚。可是,老问题却依然存在。

  作为众创空间的运营方,自治区政协委员、珠峰众创法定代表人巴桑顿珠一语道破:“年轻人创业没有经验、没有资源、没有资金,这‘三无’问题是年轻人最大的障碍。”

  “仅仅依靠鼓励和提供创业政策,来提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效果并不理想。”他认为,这个必须要有精准的创业指导。

  西藏的青年创业的第一步,在于定位。他认为,不能照搬照抄内地的创业项目,也不宜强求高大上的科技创业项目,而是要把创业与就业结合起来。

  如何精准选定项目?“从项目来看,符合西藏发展的劳动密集型创业就是一个方向。”他说。

  这两年,珠峰众创空间筛选出50名当地创业意愿的青年,组织到内地进行培训,接受最新的创业理念。之后,他们再回到了日喀则进行创业。

  巴桑顿珠和年轻人一起调研,最后选定创业方向——文化传媒和广告的项目,一方面当地需求量较大,另外大学生具有创新的优势。

  高端,意味着硬投入。创业第三步,他买来制作广告的设备,喷绘机、切割机、电脑……软投入也及时跟进,他出资对创业者进行设计、制作、管理等再次培训。

  “我们要确保青年人的创业能力。”他手把手地对项目进行管理,如今,开张之后,项目已经成功孵化,经营也走向正轨。

  “不少创业者是来自边境村的农家孩子。”他认为,创业一定要结合西藏特色,给年轻人进行赋能,增加他们的内生动力,帮助这些家庭致富增收。

  在巴桑顿珠看来,作为一家立足西藏的众创空间,进行本地化创新,才能有效地提升青年创业的成功率。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