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那曲巴青县着力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发布时间:2022-06-07 08:57:00来源: 西藏日报

  “实践站里的书很多,不仅可以免费看,遇到看不懂的地方,还可以问身边的志愿者或者驻村工作队队员。”

  “‘黑帐篷’巡回宣讲队的宣讲员讲得太好了,让我重温了草原英雄布德的先进事迹,了解了布德事迹的实质内涵。”

  ……

  自2020年启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以来,巴青县紧紧围绕“有目标、有阵地、有内容、有功能、有机制、有特色”的“六有”工作标准,积极探索“六传六讲”工作方法,着力在工作中贯穿新思想、在宣教中聚焦新思路、在活动中融入新做法,以丰富生动的实践,有效打通了教育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在这座小城,越来越多的文明剪影正逐渐连点成片,形成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绘就文明实践“施工图”

  “不等不靠、不拖后腿;勤劳致富、共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3月17日,由巴青县委宣传部、县文旅局等单位组成的“黑帐篷”巡回宣讲队在玛如乡开讲,500余名群众聚集在一起,听党的政策、看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

  “黑帐篷”巡回宣讲队是巴青县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一个有效实践。

  为确保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取得实效,巴青县委、县政府在准确把握自治区、那曲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精神实质的基础上,充分调查研究出台工作实施方案,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进一步做深做实做优。

  2020年4月29日,巴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成立,统筹整合布德故居、县综合文化服务活动中心等红色资源与公共资源,新建新华书店、数字电影院等阵地,搭建起理论宣讲、科技科普、政策法律宣传等服务平台。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样本,巴青县10个乡镇、156个行政村的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建设快速铺开。在原有党群活动中心、综合文化站等场所和资源的基础上,因需配置培训室、阅览室等,并做到有标识牌、有必要设备、有活动记录、有专人管理。仅仅数个月,巴青县10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156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成运行,县、乡镇、村三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网络已然形成。

  一年来,依托各级文明实践站点,巴青县561支志愿服务分队、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按照各自特点和工作时间,精心策划理论宣传、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技能培训、敬老爱老、法治宣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培训、环境卫生整治等志愿服务活动5878场次,服务群众51.8万人次。

  打开文明实践“新方式”

  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是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首要任务之一。

  聚焦首要任务,巴青县充分利用党员先锋志愿队、政策宣讲志愿队等骨干力量,深入田间地头、村居牧场,常态化开展宣讲。组建“黑帐篷”宣讲团,以贴近实际、贴近群众的方式开展宣讲,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家喻户晓;在县镇村“中心、所、站”三级阵地全覆盖的基础上,整合县域一批主题鲜明的文明实践基地,把阵地建到群众“家门口”,让党的创新理论得到及时传播;发挥志愿服务作用,打造专业志愿服务队,通过送医送药下乡、艺术下乡等多种方式,让群众在更强获得感中增强对党的创新理论的认同感。

  新时代文明实践,既是为了群众,也要依靠群众。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文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让群众成为文明实践活动中的“主人”,巴青县不断激励群众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调动群众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文明程度提高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新时代文明实践内容渗透到巴青的每个角落。

  ——在拉西镇佐雪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普通村民当起了导演和演员,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故事,变成一个个鲜活、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并搬上“舞台”;

  ——在江绵乡门普地亚村,群众把村规民约简化成短句,朗朗上口,便于记忆,方便管理;

  ——在杂色镇格加村,文艺表演队把孝老爱亲等优良传统融入自编自演的节目,获得好评;

  ……

  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一年来,巴青县的志愿者们同样用“志愿红”温暖着巴青县的每个角落。

  “我们今天去比杂才措的家里打扫卫生。”2022年藏历新年来临之前,佐雪圭村志愿者的工作群里收到了这样的一条消息。

  志愿者的到来,让比杂才措很是高兴。

  在他的家里,村里的志愿者们挽起袖子,拿起抹布,把房屋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

  望着志愿者们忙碌的身影,比杂才措不停地说着感谢的话。

  “如今,在巴青县,文明志愿服务活动已成为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人人积极参与的一项常态化活动。”巴青县新时代文明实践办公室负责人支明友告诉记者。据统计,截至目前,巴青县各级志愿者服务队共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330余场次,受益群众3万余人次。

  文明实践成为“新时尚”

  “志愿者不怕累、不怕脏,个个都是好样的!”“五一”劳动节来临之际,巴青县、乡、村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走进街头巷尾,向“脏乱差”现象“宣战”,为美丽巴青“美颜”。

  看到志愿者们挥汗如雨、不求回报的行动,附近的群众和孩童也纷纷参与进来,用实际行动守护自己的家园。

  江绵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成立后,“90后”的巴桑成了这里的常客,他说:“在这里不仅可以享受美妙的阅读时光,还可以学习到很多法律知识。”

  “只有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大家的思想境界才能一步步提升。”江绵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副所长马雄表示,自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开展以来,江绵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紧紧围绕党的方针政策、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等开展志愿服务,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主要阵地,不断满足群众对居住环境、生活品质和文明乡风的需求,激发群众致富的内生动力。“如今,全乡的家庭纠纷和矛盾少了,群众家里的笑声多了。”马雄说。

  “志愿服务给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重拾勇气和信心,迎接新的生活。”2022年1月,患有轻度抑郁症的牧民罗措成了江绵乡多崩塘村的一名志愿者。平时,除了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外,罗措还组建多个微信群,为巴青县、比如县、聂荣县等周边县(区)的群众授课,并为他们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

  如今,罗措有一个心愿,希望多崩塘村的志愿服务工作越做越好,有更多的人能够加入进来,让志愿服务成为人们的行动自觉,成为引领社会发展的新时尚。

  村里要再次招募志愿者的消息传开后,佐雪圭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次旺桑布的手机一时间成了村里的热线,次旺桑布告诉记者:“如今,我们村共有86名志愿者,成为一名志愿者已经成为村里青壮年人群中的一种新时尚。”

  随着越来越多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和越来越多志愿者的参与,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必将根植巴青大地,以各种方式融入群众生活,在群众心中悄悄发芽、开花、结果……

  (那曲采访组记者 王莉 胡荣国 万靖 扎巴旺青 杨晓娟 朱楠 王晓莉)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