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文化 > 资讯

西藏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综述:多彩非遗让生活更美

发布时间:2022-06-29 09:47:00来源: 西藏日报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传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

  西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包括民间文学、传统舞蹈、传统戏剧、传统美术等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底蕴深厚、历史悠久、形态多样、弥足珍贵,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各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绚丽的奇葩。

  近年来,西藏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以建设重要的中华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地为目标,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传承和发展,并取得初步成效。

  唐卡、藏戏、藏香、藏药、格萨尔说唱……这些丰富多样、具有浓郁高原色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越来越被人熟知;这些历史的沉淀、传统文化的基因,也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到了西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

  丰富载体——

  让非遗“活”起来

  每年的拉萨雪顿节,最热闹的就是罗布林卡和宗角禄康公园进行的藏戏表演了。那几天,来自民间的藏戏队会在这些地方轮番表演自己的拿手戏。

  像藏戏队一样,西藏的县(区)艺术团、行政村文艺演出队等充分利用文化遗产日和各种传统节庆日,认真组织开展非遗展演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提升非遗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自治区文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非遗的发扬光大,离不开宣传推广、互动体验、展示展演。为了让非遗“活”起来,今年以来,西藏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结合疫情防控常态化实际,围绕传统体育、传统医药和餐饮类项目,开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的“西藏文化遗产主题图片展”吸引了1000余人次参观,让观众零距离感受西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此外,西藏自治区2022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启动仪式暨主场活动在世界文化遗产罗布林卡盛大开幕。主场活动包括非遗歌舞展演展示、非遗工坊和文物保护单位文创展览展销,以及文化文物普法宣传等,同步开展的还有“云游非遗·影像展”、非遗购物节活动。

  截至目前,西藏共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2600项、代表性传承人1668名、非遗工坊121家。相关单位组织各市地和代表性传承人参加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线上线下活动,使西藏非遗项目进一步融入全国非遗展示新格局。

  创新形式——

  加大非遗保护力度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大力扶持下,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弘扬和发展。

  党和国家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西藏的文物管理机构逐步健全,文物保护队伍不断壮大,文物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文物研究和保护能力不断提高。

  去年,西藏自治区颁布了《文物保护条例》《寺庙文物管理暂行条例》《文物保护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流散文物管理暂行规定》《布达拉宫保护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为保护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法律支撑。

  通过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了西藏文物分布、数量和现存状况。西藏自治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1处3点(布达拉宫、大昭寺、罗布林卡),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0余处,拉萨市、日喀则市和江孜镇入选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拉萨市依法对有1300多年历史的八廓古城进行保护改造,切实保护了拉萨的老城区文化。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投入巨额资金,对西藏重要文物古迹进行保护维修,恢复开放了一大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十三五”期间,共安排项目202个,计划总投资22.1亿元,重点文物保护工程稳步推进。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等非政府组织相继成立,在促进西藏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藏开展“冬游西藏·共享地球第三极”活动以来,相继开放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与各地加强文物资源共享和文化交流,举办“天路文华——西藏历史文化展”“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祥云托起珠穆朗玛——藏传佛教艺术精品展”等。

  同时,加大对古籍的保护力度。近年来,西藏自治区古籍普查保护工作初步形成了以自治区古籍保护中心为主,市地、县(区)文化部门、收藏单位、个人参与的古籍普查和保护网络体系。截至2020年11月,西藏累计有305函珍贵古籍列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西藏博物馆、布达拉宫管理处、西藏档案局(馆)、罗布林卡管理处4家古籍收藏单位入选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培养工匠——

  撑起非遗希望和未来

  6月的一个午后,拉萨八廓街一座距今200多年历史的藏式传统院落内,数十名匠人正聚精会神地创作各自的唐卡。

  25岁的索朗罗拉来自昌都市丁青县。他正在制作的这幅唐卡与众人熟知的西藏手绘唐卡不同,是一幅由包括他在内的近十名技师,一针一线缝制的堆绣唐卡。

  一块高2米、宽55米的白色底布,近千幅大小各异、各色绸缎手工缝制的吉祥图案,在索朗罗拉和其他技师的手中“汇聚”成一幅色彩艳丽、立体感极强的唐卡作品。

  “一幅这样的唐卡需要近两年的时间才能缝制完成,因为制作精美、艺术价值高,一直供不应求。”索朗罗拉说,小学毕业后在家放牧的他,在政府的帮助下来到拉萨学习传统技艺,目前每月收入近5000元,是堆绣唐卡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

  记者了解到,索朗罗拉所在的西藏自治区非遗项目传习基地、唐卡之都画院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培养超过百名来自基层的贫困家庭子女。

  截至目前,西藏从事唐卡绘制的人员已超过3000人,周边产业人员超万人,从业者遍布拉萨、日喀则、昌都、山南等地,全区唐卡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

  红火的唐卡产业只是西藏非遗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过去10余年间,得益于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与积极引导,西藏非遗传承与蓬勃发展的同时,还带动了乡村振兴及村民致富。

  西藏自治区文化厅数据显示,2006年以来,国家投入超过2亿元,自治区投入近9600万元,用于国家和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非遗传承人培训及扶持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

  目前,西藏格萨尔、藏戏、藏医药浴法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拉萨堆绣唐卡等106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96人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截至2021年,全区120余家非遗就业工坊直接带动2000余户3000余人就业,人均月收入达3200余元。

  政策、资金和人才的叠加,无疑为西藏非遗传承人打了一针“强心剂”,撑起了全区非遗文化传承的希望和未来。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