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西藏阿里地区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为守护健康接力

常川 发布时间:2018-08-08 08:43:00来源: 中国西藏新闻网

阿里医疗卫生事业起步晚、起点低、底子薄,加之特殊地理气候因素,如何提升全地区医疗卫生水平,成为长期摆在地委、行署面前的重大难题。

自2015年8月,中央从促进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高度部署,组织开展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以来,阿里地区把“合理、可实现、可持续、可评价”总要求贯穿始终,以深化体制机制、规范操作流程、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建优人才队伍、建强重点科室、加快等级建设为抓手,扎实有效推进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

诊疗服务能力刷出新高度

3年来,阿里地区认真落实中央组团式援藏会议精神,积极与支援地陕西有关方面沟通对接,围绕医院重点科室建设和医院发展需要,先后与陕西省11家“三甲”医院签订“以院包科”长期协议,“打包移植”包科医院45项先进经验和技术成果,健全完善170多项服务管理制度,优化和再造护理等业务流程30多个,确立妇科、产科、骨科等9个重点科室,增设教学科研科、重症医学科、介入治疗室等13个科室,与包科医院建立远程诊疗平台,实现优势医疗资源共享。援藏人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新技术51项、新业务33项,申报医疗课题21项,累计开展各类手术1542例,成功实施开颅、锥颅、腰椎、脊椎、髋关节置换、微创脑室血肿清除等重大手术,填补了阿里地区医疗卫生领域多项空白,刷新了多项纪录。

2016年8月,第二批援藏人才成功救治一名胎死腹中、先兆子宫破裂的尼泊尔籍孕妇,得到了自治区领导的高度认可,树立了中国医疗的良好形象。2016年至今,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先后成功抢救1400克、1200克新生儿,多次刷新高原新生儿救治记录。

2016年12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甲”医院,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没有评级的地级医院历史。2018年6月,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三乙”初评,医疗服务水平和诊疗能力实现了质的提升。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突破

2017年10月,十九大代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次仁巴珍在人民大会堂“党代表通道”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医疗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启动以来,援藏医生对阿里医生手把手地教、一对一地带,当地医生的技术水平有了大幅提高。”

2015年8月以来,陕西省坚持选最好的医院、组最好的团队、派最好的医生开展精准支援工作,先后选派3批51名医术精湛、经验丰富的援藏医疗人才对口支援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通过“团队带团队”“专家带骨干”“师傅带徒弟”等方式,把内地先进的医疗理念和过硬的医疗技术输送到高原。先后与64名业务骨干结成对子,因材施教,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为每一名帮带徒弟量身定制帮带计划,“一对一”帮带,“手把手”带教,确保毫无保留传“真经”。创新开展专题讲座、远程教学、远程会诊、手术带教、课题攻关、疑难病症讨论等医疗技术培训,形成梯次合理、结构优化的本地医疗人才干部队伍,切实为阿里地区培养造就了一支“永不走的医疗队伍”。截至目前,已有32名帮带徒弟能独立开展手术。

医疗卫生系统瞄准新目标

在陕西省大力无私支援的同时,阿里地区医疗卫生系统立足自身实际,瞄准2018年地区人民医院创“三乙”、2019年7县人民医院创“二甲”的工作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为核心,以提升地区人民医院治病救人能力为关键,以提高医疗质量、深化内涵建设、优化医疗服务、降低运行成本为重点,不断加强自身软件、硬件建设,强基础、固根基,补短板、固底板。

通过国家投资、自治区扶持、援藏支持、地方财政投入、融资贷款、医院自筹等多形式、多渠道筹集资金3亿多元,划拨0.94万平方米土地作为医院建设用地,外科综合大楼、科研教学楼、干部职工周转房等项目开工建设,远程诊疗平台、120急救中心等基础设施投入使用,核磁共振仪、介入诊疗仪、血液净化仪等大型医疗设备招标采购。

设立1000万元人才专项基金,通过体制内调入、市场招聘、人才引进等方式,引进2名副高级职称医疗专家、15名有经验医疗人才,引进100名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招聘70名医护人员进阿里工作。逐步形成以地区人民医院为中心、7县人民医院为骨架,乡镇卫生院为纽带的地、县、乡一体化医疗服务网络,通过远程会诊、远程查房、远程示教、远程培养等方式,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专家资源共享。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