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初心,从这里出发——阿里革吉县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巡礼

发布时间:2021-11-15 09:16:00来源: 西藏日报

  “革吉县党员干部的初心,是从直属库这三顶帐篷出发的。”西藏阿里地委宣传部原副部长米玛次仁深有感触地说。

  革吉县直属库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距离革吉县城3公里。米玛次仁说,自己退休后,就参与到直属库的复原与建设当中,花费了不少的心血。在革吉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这里重新焕发了生机。

  上世纪50年代初,阿里分工委(今阿里地委的前身)将3顶帐篷和10处山洞作为办公、办学场所,逐步发展成为阿里分工委直接管理的储备库,承担着物资储备、应急救灾等职能。在当时,这是阿里最大的储备库。

  那普草原上三顶简陋的帐篷,还原了革吉县第一届人民政府的样貌。1960年8月16日,革吉县第一任藏族县长项谦,就在帐篷里办公。没有桌子、没有床,所有的办公生活用具——桌子、椅子,还有床,都是用土垒成的。

  有人回忆,那时,三顶帐篷里,有20多个工作人员办公。办公条件十分艰苦,他们却很乐观。新县城的规划就是在帐篷里完成的。

  在包括他们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人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曾经艰苦的地方,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条件好了,这里却又多出了一个帐篷。

  久美,是新中国同龄人,也是革吉镇布贡村村民,曾经亲眼见证了当年直属库的建设,并在直属库小学念书,对直属库有着挥之不去的情感。两年前,他索性把家搬到了这里,在直属库的门口搭建了一个简易帐篷。从那天开始,他成了直属库的义务讲解员,风雨无阻。

  “从当初的几顶帐篷,到现在革吉县城楼房林立,我们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老了,想把这里发生的故事告诉更多年轻人。”久美说。

  采访中,远处传来洪亮的声音。扭头一看,一位中年男子,开着皮卡车,对着久美喊道:“我把东西带过来了,都是大家捐的!”

  说话的是革吉镇那普居委会书记占堆,车厢里装着一车老物件,都是居民们免费捐赠的,有旧式的鞋子、衣服、包……

  “给他们钱还不要,让我很感动!”米玛次仁在一旁说。

  习近平总书记说,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做到学史明理。明理是增信、崇德、力行的前提。

  明理,是一种精神传承;传承,让每一位普通人参与其中;参与,让这份幸福感直达基层。

  在革吉县,幸福感是看得见、摸得着的。阿里地区行署副专员、革吉县委书记辜建中给出一份数据:全县1181户4314人脱贫成效得到全面巩固,19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该县投资约1.04亿元建成5个集中易地搬迁点,502户1877人完成搬迁入住。

  他们算了一笔“精准账”——眼下,仅脱贫户的人均年纯收入就近万元。

  物质上富足了,如何让群众的精神也富足起来,大家不约而同地把目光瞄准了直属库。直属库是阿里的一个精神交汇地,应该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但,如何有效发挥作用?

  正巧遇到革吉县完全小学的师生参观。带队老师丹增说:“今天是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学生过来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我们要让孩子们多了解历史。”

  一个黑黢黢的洞穴,引起了同学们的围观。这个曾是上世纪中叶革吉县的教室,洞穴里还原了当时学生上课的模样:黑板在地上,老师在中间,没有桌椅板凳,学生们围成一圈听讲。

  8岁的小学生康松念扎,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教室,他说:“这个原来是教室呀!以前上学可真不容易。我们现在的教室好多了,我一定要好好学习!”

  丹增说:“一次实地参观,比在教室里讲几堂课的效果都要好。”

  (下转第三版) (上接第一版)

  正如一位专家所言,对于孩子的红色教育不能只讲大道理,应该走出教室,触摸红色文化,感受当时条件,萌发自身感受,再进行适当引导,效果会更好。

  初心教育,还需要讲故事。

  这里有一组群雕,其中有一个雕像,是赵留柱。

  革吉建县之初,曾任中共革吉亚热区委书记的赵留柱,在1962年下乡时,遭遇土匪抢劫牧民牛羊。他发现后,不顾敌众我寡,与土匪展开激烈战斗,最后击溃匪徒,但自己也被两颗子弹击中,身负重伤。

  为了向组织上汇报匪情,经简单包扎后,赵留柱不顾伤痛,骑马赶往数十公里外的县委驻地,马累死了,就换牛骑,牛累死了,找不到代步工具,便以枪当拐,艰难地行走一周后,赶到县委驻地。

  因伤势过重,赵留柱不幸牺牲。

  在群雕前,记者采访了革吉县革吉镇镇长石显斌,他正带着50多名党员同志学习党史。他说:“学党史,不仅要学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身边的党史也要学习。通过学习这些革吉先烈们的先进事迹,对广大党员也是一种精神洗礼。”

  据了解,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革吉县直属库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累计接待其他县、牧民群众及外来游客4172余人次。讲解员久美老人介绍,自这里开放以来,已累计接待参观人数超过16700人。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