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牢记嘱托 共建美丽新西藏】结巴村:从“砍树谋生”到“护绿致富”,生态转型在这里发生…

发布时间: 2025-11-01 21:56:00 来源: 中国西藏网

  林芝,这片被称作“西藏江南”的土地,不仅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更见证了当地村落从“砍树谋生”到“护绿致富”的转型故事。在5A级巴松错景区中,工布古村落结巴村就卧在碧水青山间。结巴村党支部书记洛央一提起村里的生态,就忍不住说:“现在大家的生态保护意识非常高。我们结巴村有丰富的林下资源,现在老百姓也都意识到,我们守护好大自然,也是守护好自己的饭碗。”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结巴村走出了一条以生态为基、富民为本的发展路。 


图为巴松错景区 摄影:姚浩然

图为巴松错景区 摄影:姚浩然

  告别伐木生计,生态转型成新出路 

  “以前我们主要以伐木为生,可树是会越砍越少的。”洛央回忆起20多年前的日子。那时的林芝,不少村落都靠伐木贴补家用,结巴村也不例外,山林里的斑秃越来越多,村民们也离不开“斧头”过活。 

  2005年,政府部门下了禁伐令,并倡导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以保护这道天然的生态屏障。在政策引导下,“村中三名党员同志带头,尝试开办家庭旅馆。县政府还专门组织他们去内地学习民宿管理与接待服务。”洛央还谈道,起初大家心里没底,但看着村里的生态一直保持得很好,来的游客渐渐变多,更多村民们也跟着开起民宿,彻底放下了伐木的斧头。 

  民宿产业升级,生态优势成 “吸客力” 

  “2017年,一名广东大学生来到村里创业,办起了结巴村第一个精品民宿——仓央民宿。”这个带着现代理念的民宿,把藏式木楼的韵味和游客需要的舒适服务结合起来,一下子打开了新局面。更让大家安心的是,“县政府也大力支持,提供资金支持和文化宣传”,帮着民宿打响名气,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藏在好生态里的村子。 


图为结巴村民宿前,游客与当地群众共舞 受访者供图

  如今,全村已有70多家民宿、20多家茶馆,形成了连片的旅游服务带。游客来村里,既能沿着生态栈道感受自然,也能品尝藏家美食,临走时还会带上松茸、天麻等林下特产——这些都是生态给予的“礼物”。 

  党员带头护生态,共绘富民新图景 

  这些年,村里的党组织一直领着大家护生态、谋发展。从最初党员带头办民宿、护山林,到后来推动“联村共建、抱团发展”,把周边村子的资源整合起来——你家的茶园、我家的民宿、他家的手工艺品,都靠着好生态吸引客人,带动当地致富。 

  洛央介绍说,结巴村村集体经济从2019年的60多万元,增长到如今的200多万元。村里的党员还会定时去周边巡护,捡垃圾、看山林。就像洛央说的“大家生态保护意识非常高”,党员带头,村民也主动参与管护,大家把护生态变成了日常,“生态饭碗”也跟着越端越牢。 

  坚守生态底线,可持续发展路越走越宽 

  现在的结巴村,还是当年那片好山好水。从“伐木村”到“旅游村”的转变中,是“告别伐木”守住了生态本底,是党员带头闯开了发展路子,是政府支持搭起了致富平台,更是村民们真正懂得了“不靠伐木、靠生态,更能过上好日子”。 

  如今的林芝,这样的故事早已不是个例。“西藏江南”的绿意,正顺着一条条生态路漫向更多村庄。这绿意中有的是山水的生机,更有的是高原百姓“靠生态过好日子”的底气。(中国西藏网  实习记者/张艺彤 记者/姚浩然 杨眉笑 周晴晴) 

(责编: 王东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