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援藏

山东援藏接力发展高原蔬菜产业 托稳雪域高原“菜篮子”

发布时间:2022-08-18 09:11:00来源: 中国新闻网

山东援藏接力发展高原蔬菜产业托稳雪域高原“菜篮子”
(资料图)山东援藏技术人才张保友指导马铃薯组培苗繁育。 山东援藏干部供图

  时下,日喀则市白朗县巴扎乡冲堆村蔬菜种植大户边多的8个蔬菜大棚内的黄瓜、西红柿、青椒等蔬菜都已经成熟了。这些新鲜的瓜果蔬菜将通过当地农业合作社销往阿里、那曲等西藏各地,有的甚至通过“藏品入鲁”延伸到“蔬菜大省”山东。“8个大棚年收入差不多10万元(人民币,下同)。”


(资料图)日喀则市白朗县城核心区蔬菜大棚。 山东援藏干部供图

  边多所在的日喀则市白朗县,是山东援藏干部接续发力对口支援的一个县。自1995年起,对口支援白朗县的山东首批援藏干部决定引进现代蔬菜种植技术,并于1998年试种蔬菜获得成功。27年间,位于珠峰脚下的白朗县一茬接一茬“瓜果飘香”,现已成为西藏最大的“菜篮子”,这里建成了西藏首个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种植示范区、首个出口蔬菜备案基地。


(资料图)种植户在采摘西瓜。 山东援藏干部供图

  黄瓜、西红柿、西瓜、青笋……140余样不同品种的新鲜瓜果蔬菜也经由白朗县摆上了西藏民众的餐桌,一改过去萝卜、土豆、白菜“老三样”。蔬菜产业为当地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支撑,过去以种植青稞为主的7000多农户,有3200多户、1.8万余人转为种植蔬菜产业,年人均增收1万元以上。该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66万亩,年产量达到1.2亿斤,产值近2亿元,辐射带动周边10余县(区)种植蔬菜近10万亩。


(资料图)日喀则市白朗县城核心区蔬菜大棚。 山东援藏干部供图

  果蔬大棚种植面积扩大的同时,果蔬产业也日益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据介绍,2021年,山东援藏发起实施“对标寿光·高原果蔬产业提升行动”,借鉴山东寿光蔬菜产业发展经验,开展专家把脉,实施精准帮扶,打通“生产、流通、贮藏、加工、运输、销售”链条;建设了精品果蔬加工区和恒温库等冷链仓储设施,打造了集产品展销、成果展示、产品检测、技能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博览园科创中心。

  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人才领队马金栋介绍说,山东援藏还推动注册“如意庄园”区域公共品牌,打造了“白朗蔬菜”“七彩庄园”“五彩天域”等一批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品牌,打响了“全国蔬菜看寿光,西藏蔬菜看白朗”的品牌,“区域公共品牌+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的品牌体系初步建立。“我们还投入250万元实施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鼓励和引导专家创建农牧业领域更多‘日喀则标准’,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


(资料图)2021年6月,山东援藏工作队组织山东果蔬专家到日喀则现场指导果树修剪技术。 山东援藏干部供图

  打通蔬菜生产技术关后,销售成为影响当地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山东援藏干部多方对接山东企业,实施“藏品入鲁·消费扶贫”活动,先后在济南、青岛、潍坊等地大型商超设立日喀则消费扶贫产品销售专区。截至目前,上述各专区累计销售日喀则农特产品额达1800万元。此外,支持企业参加山东省文博会、全国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展销会等,对园区产品进行展示展销,提高产品区外知名度。


(资料图)山东农业专家现场指导。 山东援藏干部供图

  来自山东省农业农村厅的国立旺,是山东省第九批援藏干部之一。他告诉记者,“园区+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果蔬产业发展模式在桑珠孜区、南木林县、江孜等县区相继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目前,先后有3000多名农牧民到日喀则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接受培训,成为种植蔬菜的“土专家”,范围遍布日喀则、那曲、阿里等地。日喀则果蔬产业实现了从“技术输入”到“技术输出”的巨大转变。

  据了解,“十四五”期间,山东援藏将投入1亿元以上,继续推进园区改造提升、扩大种植规模、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持续用力发展壮大高原蔬菜产业。

(责编: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