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2019最美教师——米玛潘多

发布时间:2019-09-11 09:19:00来源: 央视网

  

  点亮雪域高原孩子们的未来

  在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有一位被称为“潘妈妈”的老师,从“潘姐姐”到“潘妈妈”一叫就是14年。

  米玛潘多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汉语言专业,本科学历,一级教师,现担任高二年级组长。作为一名藏族老师,她个人也是沐浴在党的关怀下成长的,对党怀有一颗真诚而朴实的感恩之心,她深知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还很落后,有更多的孩子需要关心关爱,要有机会受到更好的教育。怀着一颗感恩心、一份情感、一份责任、全部的爱,开始从事这份神圣的工作。一任职就担任班主任,连续带过4届毕业班,在学校担任过年级组副组长、德育处副主任等职,2014年开始担任年级组长,作为党员教师她有着赤诚的教育之心,作为藏族教师她对孩子有着天然的感情。她深刻地能够感受到来自农牧区的孩子能够接受教育是多么的不易,能够来到拉萨北京实验中学接受更优质的教育更是难得的机遇,她希望所有的孩子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她希望不愧对每一个孩子。

  让心在一起 点亮希望

  2005年走进学校,满眼看到的都是一群“小土豆”“小泥猴”,一身的土、一身的泥,不按时上课、操场上打闹、上课不听讲,长期不洗澡……当时还有很多孩子上不了学,而他们有机会走进学校、有机会上高中,三年后可能会改变一个孩子命运、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她心里急啊,初任班主任,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去“抓”他们,像姐姐一样地去“爱”他们,农牧区的孩子家离得很远,和家长沟通不便,她又不得不做起了“家长”。

  所谓“严管厚爱”,她不怕辛苦,从早到晚和学生在一起,满学校找孩子,一个都不放过;关心他们的家庭、关心他们的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心凝结在一起,孩子们慢慢的听话了,好习惯好慢慢养成了。

  她始终保持一颗“爱心”,理解尊重学生,及时处理繁琐的,融于日常生活的工作,任劳任怨。班级管理上也形成了一套方法,班级实行民主管理,注重培育班干部队伍,班级实现精细化管理,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与学生建立“师生+朋友”的关系。

  她所在班级的18名学生的节目《金色太阳》第一次代表西藏自治参加全国第六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获得了高度好评,这也是学校建校以来最大的殊荣,她的付出,孩子们给了最好的回答。

  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她心里高兴,但这还远远不够,这些孩子要成才,需要一大批老师跟她一起。

  她深知“立己达人”的重要性,做为班主任要需要常常与科任教师沟通,需要帮助科任教师解决课堂中的问题,需要点燃老师的信心和希望。她严格地要求自己,为老师们做出榜样,除了任班主任,多年来周平均课时都在20节以上。她利用一切的机会向老教师学习,在实践中摸索,提高自己教育教学管理水平。2017年6月在《成功》上发表了《班主任班级管理艺术探究》、2017年7月在《教育科学》上发表了《高中语文教育中的德育渗透》、等关于教育教学的学术论文。

  作为年级组长,高度的责任感是做好工作的先决条件。米玛潘多老师深感肩上责任的重大,她对自己丝毫不敢怠慢,凡事都做到自己身体力行,要求教师做到的,米玛潘多首先做到。她的身先士卒,赢得师生的认可和支持,“心在一起”慢慢被老师们接受,形成了一个用“心”凝结的团队。

  回首14年,米玛潘多所带的班级班风正、学风浓。2008年高考她所带的班级55人中53人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科;2011年所带班级超额完成任务;2014年所带班级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17年所带的班级的全部考上大学。2008年、2011年、2014年、2017年所带班级汉语文成绩在本校名列居前茅。2014年所带班级,升入本科和重点大学人数位居全校第一。2017年所带年级上线率100%,位列拉萨市第一名。

  作为一名藏族语文老师,她深知和内地教师有一定的差距,办法只有一个,“学习+实践”。她根据藏族孩子的特点和学习基础,在教学工作中讲求方法,努力追求轻负担,高效率,努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能力,加大阅读量,把语文课变成“故事课”“生活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努力实现精细化教学,针对班级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关注每一个孩子的成长,发掘他们在学习中的潜能,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学有所成,学有所长。历任班级成绩均在学校名列前茅。米玛潘多在2010年12月获全国“创新杯”作文指导一等奖,2014年5月获第十六届“语文报杯”作文指导一等奖, 2015年6月获拉萨市“少年向上真善美伴我行”中学组征文比赛中荣获指导教师奖,2014年4月在《拉萨教育》上发表了《也谈汉语学习中学生自主学习的几个环节》。

  让团队凝聚力量

  “心在一起团队”始终是年级建设的核心,这个团队的教师不能掉队、学生更不能掉队。

  作为年级组长要为班主任、任课教师、学生、家长服务好,首先就要把团队建设好。

  青年教师是团队的希望。所在年级每年都会有新任教师加入,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也决定了年级发展的动力。米玛潘多老师把很大的精力放在青年教师培养上,“师带徒”提高课堂教学基本功、“随机听课”加强常态教学的监督、“领导听课”加强业务指导、“专家评课”提升教学能力、“外出听课”学习有效方法……所在年级的青年教师成长非常快,很多老师在各项学科竞赛中获得优异成绩,也为学校储备了人才。

  教学分析是质量保证。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学习程度,不能只看表面的排名和得分,要用科学的方法、数据化的手段有针对性的加强教学质量分析,找准问题,找对措施。“月考质量分析”已成为年级教学管理的常态,班主任、备课组都要基于数据基础上进行成绩分析,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作出科学客观的分析评价,大家一起想办法,没有年龄的界限,没有名利的争吵,有的是拼搏的精神,形成了良好的团队氛围,也保证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创造了优异的成绩。

  家校协作形成了合力。现在的交通和通讯越来越方便,米玛潘多老师特别注重家校沟通和协作,充分发挥育人教育的多渠道作用。年级有家委会、班级也有家委会,涉及到年级、班级、学生的重大问题及时沟通。平时班主任加强和家长的联系,对学生的问题达成共识,家校共同努力形成了良好的合力。特别是在学生习惯养成、身心健康方面有着共同的理念,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有有声有色,学校的工作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认可。

  爱在润物无声中

  她常用“当好一名慈母,做好一名严师”要求自己,她对她的学生更像一位慈母,她把自己满腔的爱洒向每一位学生。每个孩子都是天使、都是家庭的希望。多年来米玛潘多老师尽其所能资助有需要帮助的孩子。次仁琼达因为家庭经济原因要辍学,为了让她继续读书,米玛潘多承担了她在学校的学费及生活费,鼓励她要看到希望,要努力通过学习改变人生的命运。洛桑尼玛是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叛逆,为了他,米玛潘多花费了很多心思,最后他考上了重本。大一时,他的父亲去世后,米玛潘多资助了他读完大学,现在他在公安系统工作,为国奉献,称米玛潘多为他的老妈!尼玛桑措是个性格内向的小姑娘,上课不敢举手总是低着头,平时不太与同学接近交流,米玛潘多多次找她个别谈话鼓励她增强信心,慢慢她的性格开朗许多,融入到集体中了,也渐渐自信多了。朗多是个调皮捣蛋的学生,上课睡觉不按时完成作业,要么做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很多老师看到他头痛,米玛潘多从没放弃他,与他谈心,与他交朋友,使其认识错误,唤起他做个好学生的念头;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安排一个责任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的同学与他同桌,给予学习和思想上的帮助;自己面批面改他的作业,让他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的自信心、进取心,使之改正缺点,引导并激励他努力学习。现在他已工作,在日喀则边防但是每年休假都回来看自己的恩师,感谢当初没有放弃,感谢当初严格要求却不失温柔的关怀........

  2018年,年仅16岁的学生索朗曲珍,常年被疾病折磨,在各处求医无果之后,被查出患有尿毒症,肾性贫血,腹腔积液,肺部感染等多种疾病,疾病的噩耗,让索朗曲珍同学的精神几乎崩溃,而高昂的费用让原本贫困的家庭,更是负债累累。索朗曲珍家有6个孩子,最大的在上大学,而最小的才三岁。而所有疾病的医治共需要30余万,对于这个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笔巨款。米玛潘多知道后,积极在朋友圈组织捐款,自己也率先出钱,仅仅两天的时间就凑足了十几万。

  米玛潘多把全部精力放在学生身上,把每个学生送上大学是米玛潘多最大的愿望!她的教育理念:爱生必须用真情,情真方能育良才!米玛潘多让我们看到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连心。她说她更感谢这些学生是他们让她看到了生活的希望,让她从14年的痛苦中走出来的,让她继续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

  从教14年,米玛潘多,早出晚归,把学校当作家,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在她的生命里,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教好这一帮帮孩子,帮助他们拥有更灿烂的未来。她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也需要休息,她把青春奉献给了一代又一代孩子们,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祖国的未来。她是学生们的好妈妈,她传授给孩子们的不只是知识,而是美好的品德、善良的人性。

  工作以来,米玛潘多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教师、优秀管理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2012年8月被评为拉萨市创全国文明城市先进个人、2016年9月被评为西藏自治区先进德育工作者、2017年7月被评为拉萨市优秀共产党员、2017年被拉萨市人民政府授予“李氏教育个人奖”、2017年带领的高三年级团队被拉萨市人民政府授予“李氏教育奖优秀教师团队”等荣誉。

  米玛潘多用自己人性的闪光点,点亮了孩子们的未来。她凭着对教育事业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责任感,在“三尺讲台”上书写自己的完美人生。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