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教育

一位退休老教师的教育情结

靳敏 发布时间:2019-10-23 09:45:00来源: 拉萨晚报

  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三千桃李。教师,一个美丽的职业,谆谆教导每位莘莘学子,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1959年12月,罗桑出生于茶巴拉乡一户农民家庭,赶上西藏民主改革。罗桑的父母常常感慨:“这日子真的是一天比一天好了。”随着罗桑渐渐长大,父母给他讲的故事就越多。在罗桑的记忆里,父母对他最多的教诲就是:“你要好好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1967年,8岁的罗桑步入小学。

  那个年代的学生都是什么模样?他们都有哪些课余活动?那个时候的学生和现在都有哪些不一样呢?这些疑问都能通过罗桑老人的讲述得到答案。“那个时候我们没有书桌、没有课本,也没有纸笔。”罗桑老人说道,那时候的教室就是土坯房,冬不避寒夏不挡雨,光线也比较暗,上学的孩子坐在由石头堆起来的“凳子”上,在木板上写写画画……直到1977年恢复高考。罗桑是恢复高考的受益者之一,那年他顺利考上了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成为村里第一批大学生。1980年,罗桑毕业,走上了光荣而神圣的教育战线,成为一名人民教师,在茶巴拉中心小学任教。

  “等我在茶巴拉中心小学任教的时候,就已经是石头房了。”说起他第一批从小学一年级带到毕业班,罗桑很是自豪,“那年小学毕业率百分百,后来我就又带了好几届毕业班。”说起自己的教学风格,罗桑谦虚地说,一心扑在工作上,扑在学生身上,看着他们学业有成。当年的学生如今在各个行业都有所建树,罗桑很是欣慰。

  1986年,罗桑任才纳乡小学校长。说起教学期间的变化,罗桑很是感慨,“20世纪70年代的教室是土坯房,20世纪80年代是石头房,现在的学校建成了宿舍、球场、多栋教学楼,校园越来越大,越来越漂亮。”罗桑看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心里说不出的高兴。他笑道:“弹指一挥间,如今的教学硬件有了很大的改善。除了外在设施,在课堂上也有了越来越多的现代化设备,也让许多学生有了更加新颖的教学体验。”罗桑表示,那时候他们去村里家访,要走村串户,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一部手机就可以和家长沟通了。

  1990年,罗桑先后在达嘎乡(现达嘎镇)完小、江苏常州西藏内地班、茶巴拉小学任教,2015年退休。35年的从教工作,罗桑总是尽心尽责。1990年至1994年在达嘎乡(现达嘎镇)完小教书的时候,学生都是家庭贫困的农村子女,买不起学习用具。针对这种情况,罗桑拿出部分工资给他们买铅笔、本子等学习用具。罗桑告诉记者:“我小时候上学的时候没有学习用具,有钱也买不到,1990年的时候已经有这些学习用品了,就想着让每个上学的孩子都拥有自己的学习用品。”

  三十五年,弹指一挥间。罗桑是一名人民教师,他把自己最宝贵的青春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付出,无私奉献,不论严寒酷暑,从未有过怨言,将自己的毕生精力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也为广大学子播下希望的种子,如雾海中的航灯,指引着前进的方向。

  退休后的罗桑,没事在自家小院里种种菜养养花,带带孙子,他说他是幸运的,赶上了好时候,也改变了命运,见证了祖国风云变幻,也见证了祖国的繁荣发展。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站在新时代的潮头,波澜壮阔的教育现代化路线图正在曲水徐徐展开。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傲游截图20180202095714.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