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黑牛粪变成“金疙瘩”

发布时间:2022-05-16 09:52:00来源: 西藏日报

  自古以来,捡牛粪、晒牛粪饼就是藏北牧民的一种生活习惯。由于传统的牛粪饼没有经过科学加工,燃烧起来不仅烟大、灰多,而且燃烧速度快,使用效率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获取燃料的途径变多,牛粪逐渐淡出了城镇居民的生活。然而,那曲市嘉黎县麦地卡乡的牧民群众对牛粪的热情却有增无减。

  在乡村振兴带动下,借助国家扶贫政策资金的东风,麦地卡乡的干部汇聚民智,将视线集中在不起眼的牛粪上,发展起了“牛粪经济”。

  2017年3月,在麦地卡乡党委班子的带领下,在援藏省市的大力支持下,麦地卡乡牛粪燃料加工合作社建成投产。合作社由麦地卡乡措董村牧民参与经营,按每车(2.2吨/车)600元的价格向附近的农牧民收购牛粪,生产出来的新型颗粒燃料每吨按1300元的价格出售。

  区别于传统牛粪饼,经过加工生产的牛粪棒自带“科技光环”:通过热压缩技术,传统的牛粪饼变成了新型燃料,具有热能高、燃点低、燃烧时间长等特点,燃烧性能极大改善。同时,经过分离等多个工序后,加工出来的牛粪棒里不仅没有添加任何有害物质,燃烧时间也延长了一倍多,还大大降低了灶灰的产生,对生态环境保护产生积极作用。同时,从粗大的牛粪饼变为小巧的牛粪棒,输送、储存、交易也极为方便。

  “合作社成立不到半年,销售量便达到3000吨。”作为合作社负责人之一的顿珠表示,“到目前,合作社牛粪加工总收入56万余元,纯利润22万余元。”如今,在当地牧民眼里,牛粪不再是单纯的生活资料,而是帮他们走向美好生活的生产资料,是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从没有想到有一天牛圈里的牛粪可以变成钱。”牛粪燃料加工合作社成立后,牧民美杰成了合作社的员工。在这里,他每天有100元的现金收入。

  为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合作社扩大生产规模,添置加工设备,完善生产工具,并专门生产了印有商标的包装袋与包装盒,将加工、生产、销售、管理统一起来,形成品牌效应。“以后,我们要继续做好‘牛粪经济’,让农牧民群众的腰包更鼓,让我们的环境更美!”顿珠表示。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