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扶贫

青藏高原上的车厘子熟了

发布时间:2022-06-17 08:30:00来源: 新华社

   初夏时节,走进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的温室大棚,红如玛瑙的车厘子果实缀满枝头,空气中处处弥漫着清新的果香。摘下一颗饱满透亮的车厘子,一口咬下后汁水四溢,香甜的口感溢满唇齿之间。

   在温室大棚里的车厘子。旦增努布 摄

   “这里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车厘子可以得到充分光合作用,再加上我们施肥主要以羊粪为主,有机质含量高,种出来的车厘子口感很好,价格也卖得更高。”德吉是园区车厘子基地的负责人,她在大学期间所学专业是林学,便被派到园区担任技术指导,开始和车厘子结下“不解之缘”。

   尼木县的自然条件较差、资源禀赋不足,当地老百姓过去只能种植青稞等传统农作物。为了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2018年10月,当地政府联合北京援藏工作队引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始种植车厘子、西红柿、青椒等果蔬,发展现代农业产业。

   吞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旦增努布 摄

   车厘子味美,但“伺候”起来难,它对温度、光照、水分和土壤都十分挑剔,温度高了枝叶容易打蔫,温度低了根系生长又变得很慢。

   在高海拔地区种植车厘子难度不小,德吉只能和当地村民一起不断摸索。有一次,她想试验一种新的农药,结果完全不被吸收,在枝叶留下白色粉末的残留,她赶紧用清水冲刷。那天晚上德吉还因为担心用药不当,整宿都没有睡着。


德吉在温室大棚里修剪车厘子树。 旦增努布 摄

   为了掌握种植技术,她在大棚里一“泡”就是一整天,也经常请教专家,或者通过网络、书籍自学摸索经验。后来,德吉基本摸清了车厘子休眠规律、花期、病虫害防治等“性格”,并且一一记录在她的工作手册上。2020年,园区的车厘子首次挂果,成活率达到了85%,当年便实现产值19.4万元。

   “目前园区的车厘子树有6000多株,种植面积达到104亩,已经成为村民们的‘致富果’。”德吉说,车厘子产业不仅壮大了村集体收入,还带动周边20余户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今年47岁的尼木乡聂玉村村民冲多拉姆已经在园区务工三年多,头脑灵活的她如今基本掌握了车厘子的种植技术,可以熟练地开展授粉、施肥、剪枝等工作,“在园区工作每月不仅有3000多元的收入,更重要的是学到了技术,接下来我也打算承包一个大棚种植车厘子。”冲多拉姆说。

(责编: 常邦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