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且看阿里逐绿行

发布时间:2023-11-20 09:15:00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狮泉河盆地防沙治沙工程一角。记者 周辉 摄

  清晨,阳光铺满大地,跃动在万亩柳林枝头。班公柳闪着金光,红柳似火燃烧,放眼望去,深秋之际也泛着暖意。

  群山环抱中的噶尔县城尚未苏醒,柳林深处,19岁的护林员伦珠已开始了一天的工作。来到一处闸口,他拿起地上的挡水板,插进水渠,水面缓缓上升,随后打开闸门,汩汩流水唱着欢歌冲进林地。

  “入秋之后,降水变少,蒸发量大,得抓紧时间搞好冬灌,增加土壤墒情,为植物根系活动储蓄充足的水分,提高抗冻抗旱能力。”已工作3年的伦珠,护林经验丰富。

  眼前这一切,来之不易。曾经,在这片海拔超过4200米的狮泉河盆地上,树木稀少。20年前的这个时候,当地群众还饱受着飞沙走石侵袭之苦。如今,超过5万亩的防沙治沙林护卫着噶尔县城,公路沿线、房前屋后、角角落落花草满地、绿树成荫,硬是让狮泉河两岸的茫茫荒原变成了郁郁葱葱的“绿色长廊”。放眼阿里高原,渴望绿色的干部群众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植树护绿、久久为功,在全区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中担当作为、奋力争先。

  从“零经验”到“土办法”,防沙治沙在摸索中渐显成效

  “2001年,我刚参加工作那会儿,这里只是一个小小的城镇,周围都是荒滩戈壁,大风一起,尘土飞扬。当时很多人还住着土坯房,遇到休假,几个月后回来一看,房前的沙子堆得比门还高。”站在万亩防沙治沙林前,阿里地区林业和草原局四级调研员尼玛平措回忆往昔,“吃饭时,沙子吹进碗里;洗脸后,一盆水变得浑黄;睡觉前,先抖掉被子上的沙尘。灰头土脸,就是当时阿里和阿里人的样子。”

  然而,严酷的环境无法阻挡人们对绿色的向往。1989年,阿里地区行署将治理噶尔县狮泉河镇风沙列入重要议事日程;1994年,阿里地区正式启动狮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

  吃苦耐劳的阿里地区干部群众到处收集树种,肩挑背扛、挖渠引水、植树种草。但由于自然环境恶劣,又缺乏植树造林经验,树木的成活率低,未能从根本上改变“沙城”面貌。

  “当时引进了不少区外的树种,很多都水土不服,种活一棵树比养个孩子还难。”尼玛平措说,“后来,多次邀请国内林业专家和技术员来阿里地区实地考察研究,派出技术人员到各地学习,同时不断总结经验。经过反复试种,终于选育出适应当地气候、环境的树种。目前,我们在阿里地区大范围培育和种植的树种有红柳、班公柳、沙棘、青海小叶杨等。”

  针对阿里地区海拔高、降水少、辐射强、风多风大、砂石土质等地理环境特点,林业工作者总结出许多提升树木成活率的方法。“深埋、浅露、勤浇水”,是当地植树造林的技术特点。尼玛平措介绍道,植树时,挖下的树坑要接近树苗身高的三分之二。土质不好的,还要客土、加有机肥。定根水必须当天浇透,刚种下的树,每周至少要浇三次水。“现在讲起来轻松,像这样的‘土办法’,都是经过许多挫折和辛酸摸索出来的。靠着各方面齐心努力,现在,我们每年植树造林的成活率都在85%以上。”

  通过对造林树种、地块、面积、密度、管理等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和实施,狮泉河盆地生物防沙治沙工程取得巨大成效。自工程启动以来,实现造林5.3万亩,植树885万株,种草6100亩。

  漫步在万亩防沙治沙林中,尼玛平措微笑着告诉记者:“如今,阿里地区行署所在地狮泉河镇的风沙问题基本得到遏制。更值得一提的是,不仅噶尔县狮泉河镇街道两旁树木成行,周边的札达县、普兰县、日土县也都能见树成林。全地区公益林面积已超过1400万亩。”

  既美环境又富口袋,造林绿化催生了新兴的生态产业

  在札达县托林镇,尽管已是初冬,但沿着象泉河谷绵延数十公里的沙棘林依旧茂密,在两岸雄奇的土林映衬下更显生机。

  托林镇居民卓玛告诉记者:“我们这里种植最多的树是沙棘,不仅可以美化环境,等到沙棘长大挂果后,还可以采摘下来卖到加工厂里赚钱。”

  札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强兴博介绍说,当前,札达县正大力发展沙棘产业,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开发沙棘果汁、沙棘果酒等产品,既推动造林绿化,又带动群众增收。目前,札达县沙棘天然林面积有1万亩。从2019年开始,引进大果沙棘进行人工种植,目前已种植1300亩。今年,计划完成种植1000亩,未来种植规模要扩大到1万亩。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札达县在植树造林工作中探索出了一条沙棘产业发展新路子,获得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阿里实施的造林绿化工程,还催生了新兴的苗圃产业。

  当前,西藏正在扎实推进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创建,广泛开展造林绿化工作,特别是“两江四河”造林绿化工程、拉萨南北山绿化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深入实施,使苗木需求量持续扩大。

  来自四川的唐勇抓住这个商机,在噶尔县承包了375亩土地,办起了乡土树种育苗基地,其中8座大棚用于培育沙棘,上百亩土地用于培育班公柳、红柳等树苗。

  “我们培育的树苗不仅卖到了全区各地,甚至卖到了新疆。夏季忙不过来时,我甚至要雇佣20名当地群众。这是造福后代的生态经济,也是有益地方的惠民产业,参与其中,我觉得意义重大。”谈起红红火火的生意,唐勇颇为兴奋。

  他为记者算了一笔账:“沙棘种子当年下种,第二年长成的沙棘苗就可以出圃。一株裸根沙棘苗平均售价1.5元,带营养土杯的可以卖到6元。一个占地1亩的沙棘大棚,一年就能创收10万元!”

  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地区有苗圃基地128个,规模约2.3万亩。仅2022年就销售苗木132万株,实现创收912万元。

  从砍树取暖到自觉护绿,干部群众共建共享美好家园

  碧水穿城,满眼美景。漫步狮泉河岸,但见杨柳依依,波光粼粼。今年63岁的退休干部格桑,每天都要到河边散步、锻炼。谈起这些年来阿里的变化,他用“翻天覆地”来形容。他说:“搓板路变成了柏油路,小镇变成了城市,戈壁变成了树林,现在的生活太好了!我记得20多年前,在这个季节,有的人家还砍树取暖,现在都积极参加种树护林。”

  在噶尔县城南面的一片树林里,次仁桑卓戴着帽子和口罩,弯着腰,正在用铁铲清理水渠。她是这里的护林员。

  几年前,次仁桑卓看护的并不是树木,而是自家的牛羊。2016年12月,她和家里的其他3位成员,跟随乡亲们从海拔超过4500米的日土县东汝乡阿汝村搬迁到噶尔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康乐新居,开启了崭新的生活。

  今年51岁的次仁桑卓谈起离开牧区、放下牧鞭的生活,羞涩中难掩喜悦。她说:“城里的生活一切都是新的,新社区、新房子、新工作。”

  次仁桑卓很喜欢护林员这份工作,每月有6000元工资,比当初放牧时的收入高了不少。她介绍道,她每天8点半开始巡护,到下午7点半结束。除了给树浇水、清理水渠,还要捡拾垃圾、查看是否有病虫害、防止牲畜破坏林地等,特别要注意防火。

  正如格桑老人谈到的那样,当尝到绿化给生态、宜居带来的甜头时,“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成为群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期盼,积极参与保护环境、美化家园也成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仅今年上半年,阿里地区就有1.4万人次参加义务植树活动,种下树木约62万株,为美丽阿里建设再添一抹绿色;而随着阿里地区造林绿化工作的大力推进,需要管护的林地面积不断扩大,全地区参与护林生态岗位的农牧民超过5000人。

  在苍凉雄浑的阿里高原上种树,梦想像阳光一般照进现实。逐“绿”而行的阿里干部群众,从“增加绿量”到“涵养颜值”“提升产值”,正用热情和实干续写着传奇,在这片高天厚土之上书写绿色答卷、共建美丽家园。

(责编: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