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原创

【风雪征程忆当年】巴塘青年加入十八军跟随部队进军西藏

孔夏 发布时间:2019-04-24 20:12: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祖国的统一,人民的解放,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区和西北军区派出部队,执行中央决策,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四个方向向西藏挺进。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任务主要交由十八军。进军西藏的先驱们用他们的青春、热血甚至生命书写的故事虽早已远去,但其内涵却依旧激荡人心。那个特殊年代里,那段走进西藏、建设高原的故事今天正由亲身经历者、参与者和记录者娓娓道来,虽历久却弥新。

  中国西藏网讯 69年前,风华正茂的巴塘青年郎杰,将革命理想主义视为高于天,为的就是“将红旗插上喜马拉雅山”。“那个时候,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历经磨难,以苦为乐,今时再忆往日,曾经的少年将多少过往,皆付于笑谈中。


图为86岁的郎杰接受采访。摄影:王媛媛

  积极参军 投身革命

  巴塘,是西康省的边缘县,处于四省交界、五省通衢之地,是一个多民族、多文化交融的地方。解放前,为了争取喇嘛和土司头人,争取当地群众,国民党就在当地办现代化的学校。

  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将领刘文辉投诚起义,巴塘地下党公开活动,该日被称为“巴塘县解放日”。之后,国立巴安师范学校停办,就读于该校的16岁青年郎杰肄业。作为一名进步青年,郎杰看过《联共党史》,看过毛主席七届二中全会的讲话,接受过共产党的思想熏陶。“当年长征时,贺龙的部队路过巴塘,那时就对共产党有了一定的了解。”

  郎杰在巴塘县加入十八军,是巴塘方面的先遣支队。“那个时候,哪里需要去哪里。”郎杰谈到:“参军的原因,是为了解救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的西藏人民。”

  昌都战役 一触即发

  昌都,从内地进入西藏的东大门,是西藏东部横断山脉中的一个重镇,由于地形独特,地势险要,成为历史上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当中央人民政府通过广播、派遣代表等方式,促使西藏地方政府派代表到中央谈判时,西藏反动政府却自恃有外援,扩充藏军、补充兵员,将藏军部署在昌都周围及金沙江沿岸,约八千人。至此,西藏地方政府关闭了和平解放的大门,人民解放军被迫进行昌都战役。

  
图为战士们行走在江边。翻拍:孔夏

  根据藏军的部署情况,十八军拟定了参战部队分为南北两个集团,以北集团为重点,组成钳形进击的作战方案。郎杰所在部队为南线集团,从巴塘至芒康,察雅,最后进驻昌都。


图为进藏部队过江。翻拍:孔夏

  多路并进 解放昌都

  渡过金沙江,53师157团占据了有利地形,对藏军第九代本形成夹击之势。当部队进至宁静(现芒康)附近时,藏军第九代本德格·格桑旺堆前来议和,表示九代本愿意放下武器,并带领部队进入宁静(现芒康)。由于战前有效开展了政治争取工作,格桑旺堆对中国共产党和人民解放军的政策已有较多了解;同时也自知其部队不可能战胜解放军,觉得这样“还不如谈判议和,于公于私都有益”。于是,高举义旗,站到人民一边。藏军第九代本的起义,为昌都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我们从察雅过澜沧江时,是乘木筏子,将东西放在中间,人在两旁,站在筏子上的时候水能淹没到膝盖,过河的时候人再牵着驮物的马过江。”“沿途没有遇到藏军。”

  雷动风举,先发而后至。历时19天,昌都战役结束,昌都解放,共歼灭藏军5700余人,共俘代本以上高级官员20余名,藏军主力已被消灭。以战促和的昌都战役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础。

  驻扎昌都 面临断粮

  陷入窘境的噶厦政府在彷徨,为了和平必须在昌都耐心等待的胜利之师,此时却面临另一个敌人——饥饿。

  昌都战役后,进入11月份的雪域高原已十分寒冷,先遣部队曾赖以生存的野菜也了无踪影。此时公路没有修通,再加上大雪封山,飞机也无法实现空投,供给更加困难。此次缺粮程度远超十八军在甘孜之时。


为适应高原生活,指战员们学吃糌粑。翻拍:孔夏

  “我们早上吃饭以前还要上山去打柴火,因为我们要做饭,当时没有砍刀,也没有绳子,我们就用自己的‘绑腿’捆柴火,用石头砸枝条、木材等。砍完柴以后就捆起来,因为背不动,就将柴火从山上滚下来。”

  “当时吃饭会限额,一斤16两,每人只能吃10两,上午10点钟开饭吃5两,下午4点多钟吃5两。这时吃的粮食是进军西藏时背进来的,还有采买的青稞。”郎杰说到:“在洗脸盆里一大碗汤,或者蛋黄蜡,买点元根,里面倒点辣椒和盐巴,一个洗脸盆所盛为10个人的饭量。唱完歌就开饭。10个人蹲着吃,都先盛完。吃饭前先唱歌,比如当时唱的是‘解放军的天,是明朗的天’……唱完后,连长说开饭大家才可以吃。”

  为了明年可以及时种地,再加上物资有限,战士们轮流用锄头挖地。时值冬天,地被冻硬,根本挖不动,手上全打泡了,“当时没觉得苦,为了明年种地,能开多少就开多少。”他们会白天晚上轮流种地,人歇了,但锄头不能歇。

  战士们饿了41天后,后方补给终于运来了。空投不准,有的投到河里,有的投到了山上。当地老百姓见到后,还会送还,“给报酬老百姓也不要。”当时很久没吃到米饭的郎杰说,“大米好吃得很,根本不需要菜!”(中国西藏网 记者/孔夏 王媛媛 部分资料及图片参考自《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

(责编: 杨月云)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