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原创

这个县的僧俗百姓为保护红军伤病员做了最大贡献,受到朱德、贺龙等的赞扬

喜饶尼玛 发布时间:2019-08-18 20:55: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1936年7月左右,根据红军总部指示,正在炉霍休整的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带领该军总指挥部、九军、三十一军九十三师、四军十二师、独立师、红军大学,总供给部、总卫生部离开炉霍,挥兵北上[1]。当地百姓依依不舍,波巴政府特意组织了一次规模很大的“望果节”,与红军官兵联欢,载歌载舞,共同祝愿粮食丰收,祝愿红军北上抗日取得胜利。当时参加望果节的红军队伍里就有刚刚应征入伍的炉霍藏族儿女。[2]据红军总部文件记载,仅1936年4月就有200余名炉霍、甘孜、道孚的藏族群众加入红三十军。[3]炉霍县的赤诚恩召、四郎志玛、朱银生、阿呷、丘特泽仁三兄弟和张万一等即参军入伍。[4]一位红军干部回忆说:“这些人参军以后,都成了宣传员,在长征途中作少数民族工作起了很大的作用。”[5]这些藏族战士跟随红军,“万里赴戎机”,为祖国的解放事业英勇奋战,许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红军北上离开炉霍时,觉日寺的扎日活佛派了甲巴仁青、青尼格两个亲信喇嘛为红军带路。他再三叮嘱要好好送红军,回来后一定重赏。[6]为红军带路的仅炉霍县就有13人[7]。炉霍藏族群众张万一不顾个人安危为红军带路到东谷, 后为领主洛绒班九所害[8]。

  在红军撤离炉霍时,徐向前、李维海等红军首长专门找波巴政府副主席等谈话对他们支援红军表示感谢,同时委托照顾好红军伤病员。这期间,红军大学,总供给部、总卫生部等单位就着手在炉霍安置因伤病体弱无法随队北上的伤病员,总数约 1100 人左右。[9]在波巴政府的统一部署下,炉霍县是红军安置伤病员最多的地方之一。


 图为八十年代初留炉老红军座谈会  引自《炉霍县志》1999年版

   炉霍波巴政府还为安置和保护红军伤病员,专门召开各区乡波巴政府会议,订下具体措施,宣传“收养红军是积善,伤害红军是造孽,残害红军要下地狱”,使留炉红军得到妥善安置。[10]

   红军走后,炉霍各族群众对伤病员如同自己的亲生儿女一样,为他们治伤,提供生活上的方便,竭尽全力保护红军。在国民党军队追捕红军伤病员时,炉霍人民千方百计把红军藏在森林、岩洞、柜子、柴草垛里,尽力保护。

  国民党军队勾结反动土司头人,对留下来的红军战士和帮助过红军的藏族群众进行了残酷的镇压和迫害。炉霍县波巴政府副主席洛泽仁夫妇及其幼子被杀害。同时被害的还有一些区的波巴政府主席、副主席、委员等。[11]如县波巴政府副主席,波巴自卫军队长泽仁贡布、炉霍妇委会负责人仁真志玛在红军走后被害。宜木乡波巴政府副主席次召洛吾全家3代7口一夜之间惨遭杀害。[12]

    相子·益西多吉在白色恐怖下,就把县城附近的30多名红军伤病员集中到乡下。红军伤病员刘某(后改名叫四郎扎西,解放后当乡文书) 留下来时,住在炉霍县棒达一个藏族群众家里, 后被国民党军队抓走, 棒达全村的群众都起来反对, 并组织人马包围了国民党军队的营房, 逼其交出红军。后经交涉, 由全村群众凑集320个藏洋, 赎回了刘某。炉霍县泥巴乡谷卡寨尔吉仁子(波巴政府代表),对留下的红军伤病员说大部队走了, 你们不要怕, 我们会保护你们。全寨乡亲热心为伤病员治疗, 并凑集糌粑给他们吃, 又安置他们在藏族群众家里做工, 把他们掩护下来, 红军伤病员一个也没有损失。[13]

    红军伤病员张绍清,当时只有12岁,年龄小又有病,不能随红军北上,隐藏在札夏一个叫简巴的差民家里。简巴拒绝国民党军队交出张的要求,并说,可以把我和两个女儿、一个儿子中任何一个交给你们,要我交出红军是不行的。[14]宜木乡威龙贡寨的耳机志玛,将一个只有12岁左右的小红军收为养女,取名德青拉姆,待其比闺女还亲[15]。

  炉霍僧俗百姓为了保护红军伤病员,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些生动事例至今在四川藏区广泛传颂。这使国民党清查红军伤病员十分困难。国民党炉霍县朱倭区政务委员张思本的一段话,从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点。他向上司汇报说,留下的红军“散居乡间,因其能刻苦耐劳,康民多不肯报,故未查获”[16]。

  炉霍群众为留炉红军治疗, 救济吃穿, 保护他们的安全, 关心他们的终身大事, 教给他们生产技术, 使他们成为雪山草地的革命种子,开花结果。部分红军依照其本人意愿被转送内地,300余名红军与藏族人结婚成家。到1951年,留炉红军尚有123人,其中多数与当地人成家,将炉霍当作第二故乡。

  1950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八军途经炉霍时,专门看望了留炉老红军,又请他们到十八军驻地座谈。1951年,炉霍县军代表召开全县红军座谈会。他们积极参加了西藏解放和民主改革,老红军张正元、陈天才、刘西元等在民主改革斗争中光荣牺牲[17]。

  1952年,时任炉霍县县长的相子·益西多吉赴北京参加“五一”观礼,受到毛主席、朱总司令、周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接见。益西多吉向朱总司令汇报了红军离炉后,炉霍各族群众保护留炉红军伤病员的情况,朱总司令对各级波巴政府成员及益西多吉所做的工作表示感谢。他在返回途中,路经重庆时见到了贺龙同志,贺龙转请益西多吉向炉霍人民和老红军问好。[18]


图为朱总司令与康克清同志  (吴印咸摄于延安,1942年)

  康克清同志也曾在接见全国少数民族妇女代表时,特意问代表中有没有炉霍的代表,她深情地回忆说:“我很惦记炉霍,可惜不能去了,我很想念那里的藏族同胞。我与朱德总司令在那里住的时间比较长,最少也有三、四个月。那里的藏族群众和爱国人士对我们很好。请甘孜州的代表回去要转告我对炉霍县各族人民和各界爱国人士的问候。[19]”

  很多留炉红军后来积极配合人民解放军,为藏族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我知道的就有邓长林(曾任区委副书记)、陈清云(民警队)、蒲忠厚(信用社)等。

  红军长征经过炉霍等地,把革命真理传播开来,撒下了革命的种子,使藏族人民坚信红军的路才是自己获得翻身解放的路。从此,党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主张深入藏族人民心中。人所共知,万里长征是无后方依托的艰难远征,但红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军队的群众纪律,从而有着极为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这从根本上极大地增强了红军的力量。正是在红军的感召下,炉霍民众自发地起来做革命队伍的“靠山”,积极支援和协助红军,不少人还积极参加了红军队伍。


 图为炉霍县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活动之一(喜饶尼玛摄于炉霍,2015年)

  红军长征在炉霍等藏区的历史,是中国革命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藏族人民对红军的巨大支援和红军在四川藏区的深远影响将永远激励后人奋勇前进。(中国西藏网 特约撰稿人/喜饶尼玛)

  [1]中共甘孜州委党史研究室:《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129页

  [2] 炉霍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炉霍县文史资料》第一辑,第15页。

  [3] 《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237页

  [4]中共四川省党史工作委员会. 《红军长征在四川》[Z].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319页

  [5] 《甘孜藏族自治州民族志》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第237页

  [6]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资料室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二册(下册)1978年,第72页

  [7]炉霍县概况编写组:《炉霍县概况编纂资料》第一期,第14页。

  [8] 同上

  [9]炉霍县概况编写组. “红军长征在炉霍县”.炉霍县概况编纂资料 (第六期)[Z].1983.

  [10] 《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0页

  [11] 《红军长征在四川》编写组,红军长征在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09月第1版,第455页

  [12]《甘孜州民族志》第186页,当代中国出版社1994年版

  [13] 温贤美:藏族人民支援红军长征,《西藏研究》1982年第2期

  [14]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现代史教研室资料室编,中国现代史资料选辑 第二册(下册),1978年,第80页

  [15]中共甘孜州委党史研究室:《红军长征在甘孜藏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16] 《红军长征在四川》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6年版,第451页

  [17]炉霍县概况编写组:《炉霍县概况编纂资料》第一期,第23页。

  [18] 炉霍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炉霍县志》,1999年版,第436页

  [19] 魏雨良:“前言”,见范宇等主编:《红军光辉照炉霍 长征精神传世代》2016年版。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