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原创

从“橄榄绿”到“警察蓝” 西藏山南一群士兵的“人生突击”

发布时间:2020-08-01 22:20: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办理行政案件,在少数民族聚居或者多民族共同居住的地区,应当使用当地通用的语言进行询问。对不通晓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当事人,应当为他们提供翻译……”


图为支队“新警”正在执法实践培训基地学习执法办案流程  

  在西藏自治区山南边境管理支队视频会议室内,一堂《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授课正在进行中。台下曾经的边防战士、现在的民警们,正聚精会神地聆听讲授。

  2018年,公安边防部队改革,官兵集体退出现役,转隶人民警察编制。其中,有戍边20余载,将青春献给了雪域边陲的“老士官”们,也有满怀壮志从内地奔赴雪域高原的青年们。2019年,曾经的官兵们得到了一个“年轻”的名号——“新警”。

  身份的转变,对于他们而言,是新的机遇,也是新的挑战。


图为“新警”程兴义(左一)正在学习公文办理  

  从士兵到移民管理警察,对于斗玉边境派出所新警程兴义来说,心中的感慨是“颇为丰富”的。1999年参军入伍的他,转改之际已是一名三级警士长,作为曾经的高原汽车兵,20年的戍边生涯,有17年的时光是献给了“方向盘”。

  “体制的革新,身份的转变,意味着职业化,意味着‘方向盘’的世界将渐渐远离,意味着在将来,文件办理、材料写作等会是家常便饭。”程兴义回忆起去年此时的焦虑:“20年来,我对办公室工作没系统接触过,如今一大把年纪,不像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学习能力强,精力又旺盛,想要从最基础的学起,难免心有余而力不足。”

  领导跟他谈心谈话,家人不断给予他鼓励,后来,程兴义下定决心,以诚恳的态度去面对未知。去年6月,他主动申请担任老民警的助手,从学习基础的公文写作开始,还从网上买来相关写作书籍,利用业余时间额外充电,尽可能多地掌握公文的写作方式技巧,每天都尝试拟写两篇简单的公文材料。单位同事索性给他取了个外号——“程作家”。今年,他还加入了单位的“写作队伍”,参与撰写了不少总结报告。现在的老程再也不迷惘了,他经常调侃:“曾经的高原汽车兵,如今正驾着‘文人墨客’的梦。”

  老同志积极适应新岗位,“年轻派”自然也不甘落后。


图为“新警”索曲珍(左一)正在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  

  勒布边境派出所的“新警”索朗曲珍今年24岁。尽管没有进过大学校园,但她对知识分外渴望:“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我喜欢学习,渴求进步。”

  在派出所,入警大学生占比较大,其中有边境管理、法学、汉语言文学等专业毕业的同事们。转改之初,只要有空闲,索朗曲珍就会主动向他们请教学习《西藏自治区边境管理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等相关业务知识。如今,她已经能熟练地向辖区外来游客讲解《边境管理条例》,今年初,她还与单位同事一起,协助县公安局成功破获一起盗窃案件。

  “电视剧《士兵突击》中,普通农村男孩许三多因为梦想和执着,在困境和磨难中不断地淬炼,完成了人生中一次又一次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突击’。对于我来说,不求做出惊天动地的壮举,每一次实实在在的收获进步,就是人生中一次次精彩的‘突击’。”索朗曲珍说。


图为支队“新警”正在工地对外来务工者宣传普及边境法规  

  星空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在西藏山南边境管理支队300余名“新警”中,迷惘困惑只是短暂的,尽管年龄有别,但大家适应新岗位、做出新贡献的目标却是一致的。其中,有的已担任单位“法制员”,在执法办案方面开始显山露水;有的已加入警务实战教员行列,负起了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有的则扛起了“笔杆子”,耕耘在公文材料的字里行间……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正做着自己以前从未想象过的工作。但面对前进路上的诸多未知,他们有信心迎接挑战,完成一次又一次的“突击”。(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郑琦山 刘秉戈)

(责编: 龙真多吉)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