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原创

教大家避开网络风险,这场“晚会”太有用了!

发布时间:2020-09-18 20:4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你进场前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中午还请一个朋友吃了午饭……”这并不是熟人之间的闲聊,而是9月17日晚,在2020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网络安全 e同守护”特别节目现场,主持人与一位观众之间的一段对话。

  两人从未谋面,主持人是如何得知这名观众如此私密的行为?

  微信出租、兼职刷单隐藏着什么样的陷阱?APP是如何违规收集用户信息的?对于网络安全违法活动,法律是如何约束和惩罚的?当晚,这场特别节目通过互动实验、情景剧等多种形式,对众多网络安全陷阱进行了揭秘,并通过与分会场专家视频连线的方式,提醒大家如何避免掉入各类网络安全陷阱,呼吁大家共同守护网络安全,共创绿色网络环境,保卫国家安全和公民权益。


图为特别节目现场

  小小蓝牙能泄露你所有信息

  说起网络安全,最常见的就是我们每个人的信息安全。晚会一开始,就来了一个扣人心弦的现场互动实验,郑州主会场、杭州分会场两地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大家带来关于手机蓝牙漏洞的网络安全实验和测试。

  千里之外的杭州分会场,安全技术人员与在郑州的观众做了一个关于信息安全的实验。只见屏幕上出现了一个尾号是155****2959的手机号码,手机号是现场一位观众的父亲的,老人不在现场,屏幕上怎么会有他的号码?这让现场所有观众都疑惑不解。

  主持人的回答让大家大吃一惊。“我们不仅知道您家人的电话,还知道您进场前给父亲打了个电话,中午还请一个朋友吃了午饭。”主持人说,这一切都是杭州分会场的网络安全技术人员操作的。


图为深圳警方线上解说网络诈骗术

 据网络安全技术人员介绍,这是利用了手机的蓝牙漏洞,他们预先在晚会现场布置了一些蓝牙接收设备,只要蓝牙开着,它会主动连接现场观众的手机,强制弹出一个极具欺骗性的对话框,“这个提示信息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任意编一句话,比如‘自动备份想访问你的通信录,是否同意’。一旦点击了同意,我们就会获取手机的通话记录和联系人的信息。”

  而在现场,有28位观众开着手机蓝牙并点击了同意,个别人银行卡的余额都能被看到。

  如何防范?技术人员提醒,第一,大家要增强风险意识,不要随意连接陌生蓝牙设备,在公共场所不使用蓝牙时尽量把它关掉。第二,不要把重要数据长期存储在手机里,做到定期清除。第三,在手机上点击任何授权获取通信录等请求时,注意识别真伪。

  微信租赁真能让人“躺赚”?

  现在,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社交平台,社交平台账号也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功能,成为网络生活里的一个分身。社交平台账号对我们越来越重要的同时,不法分子也开始盯上了它们,号称“躺赚”的微信租赁成了骗子们通过社交账号实施网络诈骗的又一手法。


图为讲述“微信号出租”害人害己的情景剧

  那么,骗子拿到微信号后会干些什么呢?微信号的出租人要承担什么样的后果呢?现场,一幕情景剧向大家演绎了骗子是如何一步步引诱网民进行微信出租,并通过他人微信实施网络犯罪的。

  发小广告、诈骗 、洗钱,这些都是骗子们拿到他人微信号后会实施的不法行为。通过视频连线,武汉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民警杨雅迪说:“除了不要把微信号出租转让外,银行卡、手机号等也都不可以转让。因为只要你从中获利了,就会被认定为是主动行为,会构成犯罪。”

  主持人告诉大家,对于在平台中租售微信账号、收款码的行为,微信团队一直严打严防,避免用户落入圈套、成为不法分子违法犯罪的“帮凶”。

  智能家居隐藏安全风险

  万物互联的时代,企业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智能产品,极大提升了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比如智能门锁,在为大家带来方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风险。

  在杭州分会场,一个上锁状态的智能门锁,技术人员在没有户主的开锁密码、指纹的情况下,短短三秒钟一番操作,“咔”,门锁就被打开了。

  “我们主要是利用了门锁的一个蓝牙漏洞,主动与门锁建立蓝牙连接。一旦连接成功,我们就伪装成合法的开锁APP让智能门锁执行开锁流程,把智能门锁打开。”技术人员解释。

  那么,智能门锁都存在这样的隐患吗?技术人员表示,只是一部分门锁厂商为了节省开发成本,没有将蓝牙的安全特性都应用到产品中,才导致了智能门锁严重的安全隐患。

  如何避免呢?“用户一定要经常更新门锁的软件,生产企业在开发产品的同时,一定要重视网络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在产品安全性上要多投入。”技术人员提醒大家。

  “刷脸”防护能被轻松破解

  手机的智能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机APP来体现。那么,这些APP真的安全吗?晚会现场,通过专题视频讲解,技术人员展示了一些违规APP存在的漏洞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其中一个APP,只需要一张朋友圈照片截图,就可以瞬间解锁你的头像锁屏。


图为主持人连线特别节目杭州分会场网络技术人员,介绍智能门锁的安全隐患

  很多时候我们在使用APP的时候完全是被动的,只能同意,别无选择。一旦同意,企业收集我们的个人信息做了什么我们完全不知情。街头采访中,很多网友对此表示无奈。

  专家表示,这样的APP不仅不能保护我们手机里数据和信息的安全,甚至还有泄露的风险。“当你想要删除这类APP的时候,要记住先把账号注销,再进行删除。”

  关于APP的违法违规问题,中央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近几年共收到举报信息1.1万多条,对1000多款APP进行了评估,并对一批问题严重的APP进行了通报。

  特别节目现场,大屏幕滚动播放了81款存在收集使用个人信息问题的APP名单,这些APP大多存在未提供更正、删除个人信息及注销用户账号功能,未建立并公布个人信息安全投诉举报渠道,过度收集个人信息的情况。(中国西藏网 记者/刁怀山)

(责编: 苏洋)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