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原创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

发布时间:2020-11-27 21:22: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贾华加

  中国西藏网讯 11月27日,西藏自治区政府新闻办召开那曲市脱贫攻坚成果新闻发布会,就那曲市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有关情况作介绍。

  那曲是西藏的“北大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国土面积43万平方公里,辖11县(区)、114个乡镇、1190个村(居),2015年末总人口50.13万人,是西藏全区脱贫攻坚三大“主战场”之一,有10个深度贫困县(区)、80个深度贫困乡(镇)、721个深度贫困村(居),分别占全市县(区)、乡、村的90.9%、70.17%、60.59%。2015年底,那曲市识别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6718户102402人,贫困发生率达22.7%。

  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那曲市按照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区党委的决策部署,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五个一批”“六个精准”要求,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目标,扎实落实生态补偿、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教育、医疗救助4项普惠性覆盖受益措施和产业扶持、易地搬迁、转移就业、金融信贷、保障兜底、社会援助6项针对性脱贫措施,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效。


图为那曲市异地搬迁户的新家 摄影:王淑

  五年来,那曲市累计减贫31907户137033人,所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退出,贫困发生率降至0,1173个贫困村(居)全部退出,11个县(区)全部脱贫摘帽,脱贫人口全部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住房安全有保障和饮水安全有保障,全面实现了“两个确保”目标,开创了那曲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局势稳定、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崭新局面,万里羌塘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

  据介绍,今年以来,那曲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以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为目标,扎实推进决战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为巩固脱贫成效,那曲市结合年度脱贫攻坚任务实际需求,指导11县(区)完善2020年财政涉农资金整合使用方案,2020年那曲市落实脱贫攻坚统筹整合资金28.61亿元,为脱贫攻坚提供充分资金保障。


图为那曲比如县第一幼儿园 摄影:王淑

  那曲市立足那曲资源禀赋和阶段性特征,持续打造牦牛、藏系绵羊养殖及优质畜产品研发、生产、销售的农牧业特色优势产业,协同发展文化旅游、商贸物流、扶贫门面、短平快、合作组织、园区产业等板块扶贫产业。

  就业扶贫是实现脱贫、巩固脱贫成果的重要途径和手段,那曲市动态更新2020年建档立卡户劳动力“一库六册”数据,深入实施“六个一批”就业举措。今年,那曲市完成建档立卡户劳动力技能培训4619人,转移就业31062人、增收3.74亿元。优先在西藏实现了农牧民跨省、跨市务工就业。目前,那曲市农牧民劳动力实现跨市就业5524人、跨省就业417人。在全市推行农牧民施工企业(队)参与400万元以下政府投资项目建设试点工作,目前项目交付本地农牧民施工企业(队)243个,吸纳那曲籍农牧民就业3099人、增收2072.95万元。今年,精准对接建档立卡劳动力人口、低保人口、边缘户人口生态补偿岗位90083个,兑现岗位资金3.15亿元。

  依托全市扶贫产业项目和“一乡一社”“一村一合”,那曲市对10户以上的222个集中搬迁安置点9246户36179搬迁群众建立利益联接机制,实现集中搬迁安置群众产业全覆盖,今年实现产业分红7319万元,人均增收2023元;将搬迁群众劳动力纳入当地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今年转移就业9587人次、增收1.03亿元,那曲全市集中安置点有劳力搬迁户基本实现每户至少1人就业。今年投入3.27亿元配套建设基础设施项目46个,投入6.15亿元配套实施公共服务领域项目135个,进一步完善搬迁群众所需。


图为那曲市产业扶贫成果展 摄影:赵二召

  同时,那曲市不断推进“四讲四爱”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与“扶志扶智”“淡化宗教消极影响”“整治非婚生子”“五有五好”文明村镇创建等相结合,大力开展新旧西藏对比、“比学赶帮超”、移风易俗活动,教育引导贫困群众从思想深处拔掉“穷根”、树立主体意识,贫困群众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意识进一步增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信心决心更加坚定。

  那曲市副市长母兴斌表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那曲市将持续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在乡村全面振兴中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成果,以乡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实现脱贫成果的更可持续、更有保障。(中国西藏网 记者/贾华加)

(责编: 王智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