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涉藏动态

青藏高原聚力建设成为生态文明新高地

发布时间:2022-05-24 16:51:00来源: 新华社


2019年9月24日拍摄的青海湖鸟岛美景。新华社记者 李琳海 摄

  初夏,青海湖解封,青海湖北岸的布哈河入湖口,大群水鸟在此筑巢栖息。布哈河是中国最大内陆咸水湖青海湖重要补给河流,每年4月下旬,黑颈鹤等珍稀鸟类飞到这里孕育新生命。

  在位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的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核心区,近年来水位不断升高,成为南北半球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大天鹅、斑头雁、棕头鸥、黑颈鹤等两百多种十余万只候鸟不远万里,飞到这里繁衍生息。

  “几年前,为了更好保护生态,青海湖鸟岛景区关闭。现在来刚察县的游客明显减少。夏季巡湖时,却多了阵阵鸟鸣,鸟岛又恢复了最初的美丽模样。”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孙建青说。


2018年4月14日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拍摄的雪豹。(鲍永清 摄)新华社发

  最新卫星遥感监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水体面积达到4625.6平方公里,相比10年前增加了近220平方公里,相当于增加了34个西湖的面积。昔日大片的沙地,如今变为湿地。

  青海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自然变迁、人为活动等因素,曾导致三江源草原退化、河源断流……

  中共十八大以来,为了搭建符合中央要求、具有青海特色的“四梁八柱”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青海制定了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总体方案,率先在省级层面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顶层设计。国家正式批准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开启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开端。

  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期间,青海大胆探索改革路径,先后实施改革100余项,解决了执法监管“碎片化”问题,理顺了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积累了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和模式。

  2016年试点建设,2021年正式建成三江源国家公园。青海省委党校教授马洪波说,国家公园不仅传承着自然区域承载的文化遗产、人文要素,还肩负着生态扶贫、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等多重任务,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

  截至目前,青海省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达到14.51万个,年发放劳务报酬近10亿元。而在三江源国家公园内,实现了园区“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年人均增收达到2.16万元。


2021年12月3日,祁连山国家公园沙龙滩管护站生态管护员在巡护途中。新华社记者 耿辉凰 摄

  59岁的格来尼玛是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曲麻莱县巴干乡的牧民,这个县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园区内。

  格来尼玛说,20世纪90年代初,当地草场不断退化,草原鼠害严重,如今随着国家公园建设,通过“以草定畜”和“转人转畜”,草场资源得到有效分配,野生动物不断增加,雪豹、白唇鹿等野生动物时常“光顾”牧民草场。

  “现在当地很多牧民被政府聘为生态管护员,他们除了安装监测野生动物的红外相机外,还和政府一道参与雪线监测等,保护生态的意识和能力不断提高。”曲麻莱县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管理局局长尕塔说。

  近日,青海省政府新闻办召开“青海这十年”西宁专场新闻发布会,据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西宁完成国土绿化501.7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8%提高到36.5%,人均公园绿地由9平方米增加到13平方米,成为中国西北首个“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双荣誉的省会城市。

  西宁污染防治力度持续加大。近年来累计治理水土流失926平方公里,劣Ⅴ类水体全面消除,湟水河出境断面水质全面达标,年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330天 ……

  “未来,希望青海围绕当前全球环境治理重大议程,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等国际合作,推动青海生态保护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为建设青藏高原国际生态文明高地作出更大贡献。”生态环境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杨小玲表示。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