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藏医药 > 疾病诊疗

藏医的特色疗法之泻下疗法

发布时间:2015-07-21 10:31:32来源: 西藏文化网

  藏医藏药历史悠久。早在远古时代,生活在西藏高原的居民在同大自然作斗争中逐步认识到了一些植物的性能及其用于治疗的经验;在狩猎过程中,又逐渐知道了一些动物的药理作用。相传在公元前三世纪,就有了“有毒就有药”的说法。据《玉妥.云登贡布传》记载,西藏最早流行的一种医学叫《本医》,当时还没有系统的理论,主要靠三种疗法,即放血法、火疗法、涂摩疗法来治病。同时,还有用酥油止血,用青稞酒治疗外伤等等原始简单的办法。本期介绍藏医的特色疗法之二泻下疗法:

  藏医泻下法是服用具有下泻功效的方剂将脏腑病邪排出体外,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方法。 公元710年唐金城公主嫁吐蕃王赤德祖赞时带去很多汉族的 医学书籍,后被编译成《月王药诊》,此书是现存最早的藏医书籍。书中专章讲述泻下疗法。公元8世纪,宇妥·元丹贡布的《四部医典》也特书两章阐述泻下疗法。后世的藏医名著中皆有专章叙述。此法千余年经久不衰,延用至今。  

  【疗法介绍】  

  一、操作方法

  1、术前诊察 (1)诊察能否使用泻药(见适应症及禁忌症项)。 (2)诊察施行泻法的时机:疾病已届成熟阶段者;病邪已敛入胃中者;痞瘤已被攻破者;陈旧性疾病已被引发者;病势正当亢盛期者。凡具备上述条件,可以施行泻下法。否则不可滥用。因为,若泻之过早,不能清除病根,过晚,则会促使疾病滋长,都达不到治病目的。(3)察患者体质:凡久病体力衰弱,不能进食,脉象无力,出现细而疾、颤抖、问歇脉者均忌用此法。

  2、术前准备

  (1)缓准备:除了突发性疾病,最短也要在7天前用汤剂或散剂收敛或汇聚已扩散的病邪,攻破痞瘤,促使瘟热等病成熟。如用四味藏木香汤促使瘟热成熟:三果汤促使血热病成熟;三味藏茵陈汤促使胆热病成熟;用大唇马先蒿花、裂萼蔷薇花、小檗皮,猪血、蔓菁膏研未内服,收敛中毒症的毒邪散布;服用姜黄。小檗皮、大黄汤,收敛散布于身体上部的培根木布症。服用硼砂、紫草茸、茜草、山矾叶汤,收敛散布于下体的培根木布症。木布症散于全身者,用猪血、藏木香、芫妻子、沙棘果膏、白糖共研内服收敛之;黄水散布者,用文官木、小檗皮汤收敛之,赤巴病散布者,用藏茵陈、藏木香、小檗皮汤收敛之。血痞瘤刚形成时,先宜用放血疗法泄其血热。若病期已久,则用炒盐、火硝、鹫粪、沙棘果膏、“泽差”芒硝共研细未,长期服用以破之,然后用泻下法治疗。胆痞瘤用黑冰片(野猪粪煅炭)、石榴子、波棱瓜子、白糖研未内服,待攻破后再用泻下法。石痞瘤,用火硝、鸳粪。烧盐、硼砂研未内服,待攻破后用泻下法。虫痞瘤用鹫粪。烧白晌砂、信筒子、阿魏、麝香、紫铆共研内服,待改破后再施泻下法。血管痞瘤,用甘草、大株红景天、沿沟草、鹫粪、白硇砂共研内服,攻破后泻下。水痞瘤,用贝壳煅灰、鹫粪、水虫、冬葵、螃蟹、白硇砂、海金沙研末服用,攻破后泻下。脏腑疬痈及肌、骨、脉道疬痈,先用放血疗法放血后,再用寒水石(制)、银珠、硼砂。白硇砂、喜马拉雅多子芹等共研末服用,待攻破后再用泻下法。

  (2)急准备:急性发作疾病,在施行泻下法的前2天,用煎煮野蒿全草、酒糟之水,温洗全身,再以油脂(热症用新酥油、寒症用植物油)涂擦、按摩全身(除腹部、膀胱外)。如隆盛及腹部坚硬者,宜内服2小勺融酥油、口噙长嘴诃子;隆盛严重者,用轻导泻剂灌肠,便可熄灭隆并能引发赤巴、培根病。总之,隆是泻下法的大敌,其中上行隆在泻下时使人呕吐不止;等火隆使胃腹胀满;下泄隆使下泻不止,并引发零星隆病、虫怒症等,故在行木前首先驯服之,临证慎之。在行术前1天,食用麦粥、油汁以引发培根病、赤巴病;食用豌豆粥、豌豆叶汤以引发培根病;食用青菜汤以引发隆病,特别是血病、赤巴病;食用腐败食物和饮用陈酒酸酒以引发木布病;食用陈旧或腐烂的鱼肉、猪肉以引发培根赤巴合症;食用新鲜鱼、猪肉,以引发中毒症;喝生牛奶以引发虫病、陈旧瘟病、培根等。总之,食饮对各自疾病不利的食物以激发病势。行术的前晚,饮服不加调料、油脂的荨麻汤,再引发病势,使胃腹柔软,并可压抑隆增盛。

  3.施行泻下 (1)清道剂:半夜时温服长嘴诃子、大黄、亚大黄、光明盐、荜茇煎汤。服汤后,能泻者为软腹,肠鸣者为中腹,无反应者为硬腹。根据软硬程度,决定泻剂用量。如是硬腹,为剂量过小,不仅不易下泻疾病,反而会诱发其它疾病;如为软腹,为剂量过大,则造成泄泻不止,损伤正精。上述清道剂有软腹作用,使后服正式泻剂不致引起呕吐,并有防止锐泻剂刺激胃肠等辅助作用。

  (2)泻下方剂:①四味勇猛舵手丸:长嘴诃子(略煨)、巴豆 (去皮、心,麦面包裹置热灰中煨熟)、“西日堪札”(热酥油中浸)、喜马拉雅大戟(去皮、筋,拌人青裸中炒熟)四药各等份研末水泛丸(如莱菔子大小)酌情内服。本方药性锐利猛烈,也适用于体壮邪实之疾病。

  ②十味舵手膏:疣果大戟、喜马拉雅大戟、诃子、大黄,“莞布”、泽漆、“西日堪札”、巴豆、蓖麻子、腊肠豆。加水熬成硬膏内服。本方药性温和,药力不疾不徐,无呕吐反应,不引起隆病,不伤正精,治剑突痞瘤不疼痛。因此对于泻下法的禁忌症,冬季、孕妇、儿童、老年及体质虚弱患者,即使在旅途中,也可根据病情、体力强弱用本方治疗。 ③其他专方:五味大戟丸:疣果大戟(黄牛溲中煮制)、亚大黄、泽漆、藏黄连、波棱爪子制丸或散剂,泻治波动热症、瘟热病。 三味大戟散:疣果大戟(制)、亚大黄、狼毒,泻治白喉、炭疽、痢疾、急腹痛、急刺痛等。

(责编: admin)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