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原创

【70后大叔进藏记(2)】随身带剪刀胶水的记者 珠峰大本营蹲点10天 在藏8年“没离开过”

吴建颖 发布时间:2018-10-24 18:1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图为臧公柱(右一)与同事们在单位门前合影

  每到傍晚时分,布达拉宫附近渐渐热闹起来了。西藏人民广播电台位于布宫西侧,周围的生活要多方便有多方便,路边的四川卤肉摊,总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

  或许是蹭饭已经蹭不出花样了,或许是心里一直在寻求改变,臧公柱带着他发表在报纸上的“豆腐块”,敲开了新单位——西藏人民广播电台的大门。

  随身带着剪刀和胶水的记者

  “作为一名电台记者,我的包里经常带着300个字的方格子稿纸,还有剪刀和胶水,而不是笔或者录音机。特别是在采访的会议现场,为了避免出错,我就拿着讲话稿,用剪刀把需要的段落裁剪成小方块儿,往纸上一贴,然后写个开头和结尾,这就是一篇稿子。”对于自己多年前的这种“操作”,臧公柱直言不讳又忍俊不禁。

  “不用说,这样的广播稿,可听性、实效性和趣味性都很低,不仅对于记者来说没什么意思,听众也不买账。”1995年,西藏人民广播电台还在一座六十年代修建的三层楼里,办公室每间都是独立的,各部门条块分割,很少联动。广播电台以声音为传播媒介,本应每人配备一台录音机,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台里总共就几部砖头大小的录音机,只有重大报道时,作为一种“特殊待遇”,记者才能用得上。台里也只有《西藏广播电视报》才有一台电脑,供编辑排版使用。

  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三者鼎足发展时代

  可想而知的是,由于软硬件条件都跟不上,广播电台一度在“夹缝中生存”。“我记得当时西藏电视台也只有三个自办栏目,《西藏新闻联播》《信息窗口》和《在西藏》,大部分时间都在播放电视剧。但这并不意味着老百姓对信息的需求不强烈,当时的西藏日报有一个《星期刊》,相当于周末版,刊登许多轻松活泼的文章,成为了硬消息的补充。老百姓十分喜欢这版的内容,连一些好文章作者的名字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图为臧公柱在西藏日报社驻那曲记者站前,为了挡风,窗户都是用塑料布封住的。

  1996年前后,随着国家对援藏工作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都在加强,西藏人民广播电台建成了新的办公楼,内地广播电台普遍开设谈话栏目,西藏调频广播也逐渐多了起来,记者有了施展才能的舞台,老百姓也有了更丰富的节目选择。“电台和报纸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机,电视台后来居上并有了跨越式发展。可以说,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正是西藏的报纸、电台和电视台三者鼎足发展的时代。”

  
图为臧公柱借用同事的相机拍摄的拉萨八廓街小巷

  离开拉萨,回到拉萨

  2001年,臧公柱被借调到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工作。“正是在西藏8年的经历,让我更想尽可能多地向受众介绍一个真实的、不一样的西藏。不仅仅是只待了几天的游客眼中的西藏,也不是以浅尝辄止的好奇眼光看到的西藏,而是以看待内地任何一个地方的同样距离审视西藏、报道西藏。”

  这一年,他随“珠峰清洁行动”小组到达珠峰大本营。“当时看到西藏登山协会的统计数字,我才知道竟然有这么多人到达大本营旅游或登山,难怪这里已经成为一个‘帐篷小镇’,人类也成了环境的最大污染源。”

  如何理性客观地报道这一现象?哪些方面急需获得关注?这是臧公柱每晚睡在帐篷里,辗转反侧思考的问题。接下来的十天时间里,他每天喘着粗气采访。登山协会在珠峰大本营的值班员、帐篷里的老外、做生意的四川夫妇、国内各地游客、登山志愿者一一走进了他的镜头,对珠峰路上的垃圾问题、野生动物状况、珠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守护者、登山管理与服务问题等主题进行了一系列深入报道。

  此后,只要是关于西藏的报道选题,他都会第一个申请,往往也是第一个获准。某项援藏工程的进展、拉鲁湿地保护,拉萨净土产业等等,都有他报道的足迹。但是,臧公柱说,这几年他非常“怵头”来西藏。“90年代我还在广播电台工作时,西藏的一件新事情或者一个新变化,已经过去了几个月,报道出来都能表达得有滋有味,因为发展水平差异大,大家觉得西藏是新闻价值挖掘的富矿。可是今天,西藏和内地发展程度的差别已经越来越小了,也越来越亲近了,几乎不存在任何疏离感。这里的变化日新月异,发展遍地开花,高楼大厦、文化创意园、络绎不绝的国内外游客,在西藏早已成为司空见惯的正常现象,对于追求‘新’的媒体人来说,反而成了压力。”

  
图为臧公柱完成采访后,在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行署门前留影

  最近两年到拉萨,除了和当地朋友们见面,臧公柱总是习惯一个人四处走走。无论到哪,他都习惯坐公交,或者骑共享单车。“今年暑假,我骑着共享单车去了拉萨河边、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西郊公墓、哲蚌寺等地方。过去因为交通不发达,就算距离没那么远,也视如畏途,现在城区面积扩大了那么多,但是因为交通便利了,对于城市的亲近程度油然而生了,就像现在我觉得自己从未离开过。拉萨的落后和不方便,曾是像我这样工作生活在这里的人与内地城市对比后的切肤感受,但现在如果有人还觉得如此,那只能是观念固化的问题。”(中国西藏网 记者/吴建颖 图片由臧公柱本人提供)

  

(责编: 刘梦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