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新闻 > 原创

【大山驻村见闻】千里奔波卖菜者

发布时间:2020-05-08 13:4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编者按】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记者唐大山来到金沙江畔的藏东朱巴龙乡驻村。爱好文学的他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有何感悟,《大山驻村见闻》将给你展示一幅幅康巴大地的发展变化图景,描述生活在这片土地上人们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傍晚,外面传来吆喝声。

  我一怔,真有人来金沙江畔的朱巴龙做生意?

  西热说是卖水果的。再一听,确如其说,小喇叭反复吆喝三个字:卖水果。

  济荣感慨,不得了,生意做到这里,不容易,也不简单。

  他俩高高兴兴出去,几分钟后,手提装着香蕉、橙子、芒果和葡萄的袋子回来。

  让我惊奇的是,乡政府工作人员在工作群里连发三遍信息:卖水果、蔬菜的来了。看来这件事虽与工作无关,但似乎有些特别,所以值得在工作群里专门提醒大家。

  我要去看看,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引起这个江边小村的轰动。

  一辆只需几万元就能买到的小货车停在路边,一个男子在用帆布盖菜,旁边一女子帮着拉扯,看来准备赶路。


图为满载蔬菜水果的小货车

  时间紧,男子边干活边聊天,从见面到离开不到十分钟,只好把他的话简略记下。

  我在雅安装菜,昨天早上出来,晚上住在雅江,今天傍晚来到朱巴龙。

  你感到奇怪,朱巴龙东有巴塘,西可去芒康,谁来买我的菜?说的有道理。我们从雅安过来,一路上不卖,从卖菜点说,朱巴龙是第一站。

  这一站卖不了几个钱。朱巴龙在公路边,早上从雅江开到这里,下来活动半小时,当作休息。熟悉了,每次都在这里停一下。昨天装车的蔬菜水果,新鲜,价格低于芒康县城、略高于巴塘,不管乡政府干部职工的还是普通老百姓,听到吆喝声,晓得我来了,多少会买些。

  今天晚上住芒康县城,明天到左贡县才正式开张。8:30到不了芒康,不像你们的小轿车,一个半小时赶到,我的车不行,拉一车菜,要三个小时才能赶到县城。现在快7点,10点多能住下。

  你问我怎么想起这种卖菜法,是逼出来的。以前摆过菜摊,后来老婆出点事故,身体受伤,不严重,干体力活有影响。在批发市场见到大货车往西藏运菜运水果,猜想那边的需求量大。咱没本钱做大生意,用这辆小货车自己跑。

  第一趟算试水,赚不了多少,不会亏本,两地差价心中有数。上高速路,享受优惠政策,菜车不收费。生意比想象的好,过了金沙江就发市。四川这边有生意,差价拉不开,不卖,只做西藏的生意。到左贡不用往前跑,一车菜卖得一干二净。

  俺两口子高兴,看看没人,拥抱一下。想起初中时学的《卖炭翁》,炭卖不掉还被官家抢走,哭都没有眼泪。我的车子不时髦,但我拉的菜抢眼,一路绿灯。在西藏,除了买菜买水果的,没人找俺的事。

  我一个来回趟,车行3000公里,八九天时间,一年内来西藏20多次。冬天来比夏天好卖,冬天也比夏天受的罪多。

  我是1984年生人,有三个娃,不挣钱不行。西藏的娃上学不用交费,学校管吃管住。在我家,农村开始重视娃的教育,不管成才不成才,不接受教育不行。开学了,把上学的娃送到学校,小娃交给老人,我们两口子出来了。

  去年这时候,我们已经来两三次。今年受疫情影响,这是第一趟。不管哪一趟,都会来朱巴龙停一下。刚才你听到,还有人想我们。

  我想与他俩合个影,男的忙得分不开身,女的笑着不好意思近前。看着一车菜,我五味杂陈,和它们青青的圆脸合张影吧。

  我与他们挥手道别,车子沿着金沙江向318国道驶去。

  一趟八九天,来回3000公里,一年20多次进藏,他们像候鸟一样在川藏间穿梭。一对中年夫妇,上有老下有小,回到家中三个娃娃身边绕。从言谈与神态中,我感受到,他们对一年跑80000公里把菜卖感到满意。

  在地球上,人与动物在生存之道上没有本质区别。我们的生活之所以有意义,是由无数个有追求的人赋予它的。就像千里奔波卖菜者一样,在卖菜过程中有辛苦,更有对家庭的责任和对未来的希冀。

  芸芸众生中的你我他,不都在做着为人为己为生活为梦想而奔波的事情吗?(中国西藏网 通讯员/唐大山)

(责编: 李雨潼)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