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藏区动态

探访九寨沟景区地灾治理项目:在珍宝上“雕刻”生命工程

寇敏芳 发布时间:2018-07-18 15:14:00来源: 四川日报


九寨沟景区最大崩塌灾害点黑角桥左岸治理工程已全部完工。

7月10日晚,九寨沟下了一夜暴雨。树正寨村党支部书记克格珠说,树正寨背后的山体上,有一处地震形成的崩塌体,平时常常有落石,下雨更掉得厉害,“好在半山上建了一堵墙,把石头拦起来了,有了它我们就不怕了。”

他说的“墙”是地灾治理项目中的桩板拦石墙,这是治理崩塌的手段之一。像这样被治理的地灾隐患点,在九寨沟景区一共有89处,目前已经有三分之一完工,预计8月底景区所有工程将全面完工,成为守护景区安全的“防卫兵”。

借鉴李冰治水灵感 探索灾害治理新办法

景区内的89处应急治理工程,被分成四个标段,分别由四川省地矿局下属的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省地勘院地质工程公司承担。

华地公司副总经理曹楠摊开一张施工项目图:九寨沟“Y”字形的两条支沟上治理工程密密麻麻。其中,最密集的在熊猫海到镜海一带。这些灾害点以崩塌和滑坡为主,主要威胁景区公路、栈道和村寨聚集区。由于地质条件不稳定,工程施工难度很大。

在树正群海下行站台对面的崩塌隐患点,负责施工的省地勘院地质工程公司采用了桩板拦石墙的方案,也就是在半山腰建一堵墙,把落石挡在山坡内侧。

“这可不是普通的墙。”公司副总经理陈新介绍,建墙之前,先要在地面挖孔打桩,深度一般为6米左右,然后再用钢筋混凝土对桩孔和墙面进行整体浇筑,拦石墙才能不被落石击倒。

工程进展到二期,遇到了大难题:打下去都是松散的大石块,根本没办法固定受力。陈新带着团队一起想方案,最终决定将钢管排列成矩阵的钢管桩,取代挖孔桩,打入地基深处。“经过专家的评估,受力效果与挖孔桩相同。”陈新说,新的方法更加节约时间,在九寨沟探路成功后会在更多的项目中推广。

在五花海泥石流隐患点,曹楠和团队也面临一道难题:发生暴雨时,如何才能稳住砂石,让清水流入五花海。最终,他们从李冰治水的办法中获得灵感,建设16道格宾石笼,利用石笼拦挡砂石,缝隙可过滤水流。项目基本完工,在此次暴雨中已初见成效。

生态与安全并重 织一张“隐形”安全网

“景区内的工程治理相对灾区其他治理项目来说,是难度最大的。”曹楠认为,一般的地灾治理项目施工如同废墟中重建,而在九寨沟景区施工则像在珍宝上雕刻。

九寨沟是世界自然遗产,也是5A级景区,根据九寨沟景区治理要求,地灾治理项目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必须兼顾生态保护和自然景观完整性。

在下季节海公路边坡上部崩塌隐患点,山体落石威胁景区道路,按照原来的施工设计方案,公路内侧要修建一道桩板拦石墙。“这个位置相对平缓,是最容易建设的。”曹楠说,但这道长约300米的墙体,会对景观造成破坏。

“我们想了个办法,把它们隐身了。”曹楠说,经过反复调查测量,他们选择沿山坡上移30米左右,把拦石墙建在丛林里。

事实上,九寨沟内所有的桩板拦石墙几乎都修建在山坡上,“隐蔽”在丛林里。

不过,并非所有的隐患点都能隐身防护。黑角桥左岸崩塌隐患点,一整面山几乎裸露,面积为2万平方米,是九寨沟面积最大的崩塌体。拦石墙无处藏身,只有用防护网给山体穿一件“隐身衣”。陈新介绍,该项目用以钢丝绳网为主的柔性网包裹在岩石上,防治危岩崩塌,还特意选择了哑光的灰色材质,让防护网跟山体融为一体。

“更重要的是,防护网在铺设过程中,充分预留了植物生长的空隙,随着植被的恢复,防护网将进一步隐身。”

不仅如此,陈新介绍,土方开挖的时候,尽量不破坏原有的地表植被、苔藓草皮:开挖以后,把它放在一个地方;等到回填以后,再把它恢复。


施工人员在铺设防护网。马妮 摄

记者手记

保护才是长效治灾的手段

进入九寨沟景区采访的前一天,九寨沟县遭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强的暴雨。景区所在的漳扎镇多处被淹,山洪过后一片泥泞。

本以为景区会更加狼藉,没想到进去一看,除了部分路面有些落石,几乎看不出暴雨洪水的痕迹。施工人员介绍,这缘于在施工中注重生态保护,让治理工程更好地发挥作用。

五花海泥石流治理项目负责人菊文林告诉记者,九寨沟景区施工有很多规定,其中一个就是不能砍树,如果要砍必须打报告,还不一定能批。因为这一条,他们施工都是绕着树走,每次施工都小心翼翼。施工初期也有不适应,但是他们很快发现,在保护好生态的前提下施工,工程治理效果更好,施工也更安全。

虽然生态治灾的做法源自景区的严格规定,但却在施工管理者心中深化了保护生态的意识,生态保护和灾害治理相得益彰。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