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藏区动态

立体援藏 全域扶贫——彭州市对口援助黑水县两周年纪实

王军 发布时间:2018-09-05 14:45:00来源: 人民网-四川频道

8月的黑水是避暑的天堂,前往达古冰川的游客络绎不绝,对于彭州市援藏干部黄元林来说,黑水境内虽然自然风光奇特峻秀,他却无暇去欣赏。“黑水64个贫困村,贫困人口2050户6815人,特别是当你到了高半山,那种贫困程度是触及人心的。”

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黑水县是典型的藏族聚居区,80%以上人口聚居在高半山,90%以上的土地分布在高半山,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2016年8月,按照四川省委、成都市委统一安排,彭州市对口帮扶黑水县。两年来,彭州市对标中央、省委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尽力而行、尽力而为,按照“立体援藏,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就业保障、干部人才交流、社会力量帮扶等方面为黑水县实现精准脱贫贡献着智慧和力量。

日前,记者从彭州市了解到,该市首批28名援藏干部即将结束援助黑水县的相关工作。截至8月底,彭州市拟投入资金3671万元的7个重点援建项目均已启动实施,在此基础上,32个2018年度项目清单中,已有12个项目完成,20个项目正在推进,项目涵盖基础设施、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等在内的8个方面。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要求,671.5万元年度帮扶资金已于近期拨付到位。

高半山上有了大蒜产业 海拔4000米建起药材基地


俄瓜村大蒜种源示范基地。王军 摄

双溜索乡位于黑水县城东南方近30公里处,是典型的干旱河谷地带。以前,老百姓依靠自家的一点耕地,勉强能满足温饱。怎样才发展出有规模的产业,让乡亲们致富增收,是乡党委书记三基塔和乡长王树龙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最初我们想过成立专业合作社,但只是听过、没见过,很想有一个窗口去外面看看。”乡长王树龙告诉记者,双溜索乡的种植业零星分布,由于长期与外面缺乏交流,他们一不懂先进的种植技术,二不懂搭建专业合作社的组织架构,发展产业没有头绪。

在帮扶黑水过程中,彭州市探索出全域互联结对的新路子,该市隆丰镇与黑水双溜索乡“镇镇结对”,开展人员交流,信息沟通。隆丰镇是全国知名的大蒜之乡,双溜索乡是阿坝地区有名的大蒜种源地,双方一拍即合,在双溜索乡发展壮大大蒜产业。

在隆丰镇的帮扶下,双溜索乡成立了“公司+合作社+农户+党支部”模式的大蒜种植合作社,并聘请专家参与技术指导,同时还提供销路。在隆丰镇派驻人员的帮助下,今年双溜索乡还搭建起了电商平台,实现了电商零突破。

如今,两地党委政府班子成员、合作社负责人、技术专家还有了微信群,相关工作可以直接沟通。

俄瓜村是双溜索乡高半山经济的典型代表,由于大量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原来的耕地大量撂荒。为了发展大蒜产业,彭州驻俄瓜村第一书记岳军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组建合作社,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在半山坡上开荒,发展起了70亩的大蒜种源示范基地,合作社一年的收入达到30余万元,老百姓在农业上的人均收入突破了2000元。

王树龙告诉记者,双溜索乡今年已种蒜400余亩,大蒜推广还不到可种植面积的1/5,还有很大的潜力。同时,该乡计划再建一个花椒基地,扩大当地脱贫致富的产业支撑。

“贫困点多、面广、程度深、易反复”,“产业结构单一,集体经济落后”是黑水县的鲜明特点。在产业扶贫中,彭州市依托自身的产业和区位优势,结合黑水生态资源优势,谋求两地资源市场的深度融合。


协力制药技术人员正在瓦钵乡大黄种植基地给当地老百姓讲解种植技术。王军 摄

海拔4000米的瓦钵乡虽然山高路险,却是种植药材的天然基地。彭州市引导当地医药企业协力制药,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的方式,在瓦钵乡建立大黄种植基地332亩、贝母种源基地10亩,助推黑水道地药材发展。

高考本科上线实现“零”突破 200余名黑水儿童不再“入园难”


知木林乡中心幼儿园。王军 摄

教育是黑水县“脱贫奔康”的三大短板之一,在对口帮扶中,彭州市坚持“扶资”与“扶智”并重。

2016年,彭州市教育局额外选派3名学校行政组成教育管理团队和18名优秀教师赴黑水县中学、各乡(镇)中小学开展1至3年的支教工作,确保教育帮扶的稳定性与全覆盖。5名援藏教师执教的25个班1350名学生学业成绩明显提升。2017年,黑水县实现本科上线率“零”突破。

两地教育系统也结成对子,共享优质教学资料。彭州接收黑水长期(一学期)跟岗学习干部教师12名,帮助黑水筹建名师工作室3个,还开展起了师资交流培训和学生代培计划。此外,彭州投入资金100万元与黑水共建教育扶贫基金。

此前,黑水县的学前教育基本空白,高半山的老百姓交流只会讲本地语言,很少有人会运用国家推广的普通话和汉字,最近几年,在当地政府和老百姓的共同努力,取得了相对明显的成果,但是基础的学前教育依然是薄弱环节。

“我们在2013年以前只有正规幼儿园一所,其他的十几所都是乡镇中心办扶持的学前班,这些都不属于正规的学前教育幼儿园,只能解决老百姓子女学前班的问题。”黑水教育局局长罗建忠告诉记者,县委、县政府近些年加大学前教育的发展力度,今年上半年,全县的乡村幼儿园达到53所,基本上解决了高半山乡镇老百姓幼儿就近入学的难题。

在此过程中,彭州市捐资600余万完成了芦花镇社区幼儿园、知木林乡中心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2017年,两所幼儿园相继开学,解决了两个乡镇200余名黑水儿童“入园难”问题。

记者了解到,这两所幼儿园不仅是当地硬件设施最好的幼儿园,同时通过试点“公办民营”的模式,引进了先进的教育集团入驻教学,能享受到成都地区的优质教育资源。通过试点,后续将打造成黑水县乃至阿坝州的学前教育的一个模板。

在罗建忠看来,幼儿教育资源的同步对黑水的脱贫攻坚有很大的作用,通过先进的幼儿教育,如今也能对接上当地小学教育的发展。“以前,我们的小孩上小学时根本不懂汉语,入学后才开始接受双语教学,要通过小学三年的学习之后,才能够正常使用汉语交流,现在不需要了,幼儿园到小学都是通过普通话交流,同时双语教学也做得非常好,已成为民族地区教育的一个典范。”

为基层医院培养业务骨干 彭州医疗技术服务黑水百姓


由彭州援资修建的知木林乡中心卫生院住院部大楼。王军 摄

黑水全县17个乡镇6.2万群众,但医护人员仅320余人,辐射全县17个乡镇6.2万群众,医患供需矛盾突出,专业设备操作技巧缺乏,处置疑难病症的能力不足,加之全县52%的村处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山上,群众的医疗卫生知识缺乏、意识淡薄,受常见病及高原病长期困扰。

知木林乡中心卫生院院长作石他是该院仅有的持证助理医师。1998年参加工作时,他到黑水县最偏远的慈坝乡卫生院,“一人一所”坚持了4年多,深知黑水县医疗水平的落后。

“知木林乡中心卫生院要保障黑水四大片区之一,近1.6万人的百姓的就医需求,但院里只有18个编制人员,基本都没有持证医师资格。”作石他告诉记者,前些年,县上下发了一台X光机,院里却没有专业的操作人员就闲置了。院里也没有住院部,老百姓患上一些常见病需要住院,也只能去48公里外的县城。

让作石他高兴的是,2016年,彭州援助黑水的医疗队到位,2名援藏医生驻院就诊,带去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彭州还助资150万元给知木林乡中心卫生院建起了住院部大楼,添上了康复床,去年该卫生院的就诊量已突破8000人次。如今,X光机室也在住院大楼运行起来了,在援藏医生的帮助下,已有本院医院能操作X光机。

除了援建知木林乡中心卫生院住院楼,彭州市还援助500万元资金启动黑水县中藏医院综合楼建设,明年6月将竣工。

据了解,从2016年起,彭州市先后派往30多名医疗业务骨干到黑水县开展对口医疗帮扶,黑水落后的医疗水平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内地提倡有病先治,提前防治,但这里的老百姓很多都是有病不医,有病羞于提及。”挂职黑水县中藏医院主治医师的王中博告诉记者,他们去的目的就是让黑水老百姓能享受到彭州市民在当地能享受到的医疗服务。

到黑水后,王中博协助黑水县人民医院协助完成二甲复评工作,并利用自己的业务专长帮助黑水县人民医院建立起康复科,使该院康复科从无到有迈出了重要一步。王中博和同事们还促成彭州、黑水两地卫生系统结成帮扶对子5个,建立医联体5个,启动4个州级重点专科学科建设。

为了提高科室医务人员的临床技术水平,他们还负责起培训和带教的"传帮带”工作,短短两年时间,经过援藏医生培训合格的黑水医护人员多达60余人。同时,他们还开展起乡村医生基础知识及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知识培训专题讲座,强化基层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理念,为黑水县基层医院培养了一批业务骨干人才。

(责编: 于超)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