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西藏新闻 > 资讯

梳理西藏文化产业新成果

王军君 发布时间:2018-03-18 09:20:00来源: 西藏日报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在国家建设中的地位举足轻重,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号召:“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建设以独特的战略性和前瞻性,成为国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全球化进程中,各个国家对文化的不同认识,影响到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对拥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国来说,全球范围的文化软实力竞争是我国走向世界强国的一个有力跳板。

幅员辽阔的地域和56个民族共同发展繁荣决定了五彩缤纷的中华文化。从南方的悠悠水乡到北方的凛凛朔风,地域文化之间巨大的差异,决定了不同的文化产业发展方向。西藏,作为中国高海拔上的一颗明珠,向世人展现着独特的民族地域风情。

湖州师范学院副教授常凌翀著《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一书,对西藏所面临的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详尽而独特的阐述和研究,其中饱含着作者对西藏的热爱和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与美好憧憬。在引言中,作者客观地指出,西藏的文化具有非常高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独一无二的文化形态,但是,就全国各地的文化产业发展而言,西藏的文化产业只是一个雏形,整体小有规模,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

作者在分析全球文化发展和文化产业发展,阐述文化的各种性质的基础上,详尽地对西藏独特的文化特征进行阐述,引出对西藏文化产业现状的剖析。他将西藏文化分为自然和人文两个大类,而西藏自然和人文方面的资源优势是有目共睹的,从珠穆朗玛峰到雪顿节,与其他地区截然不同,给人们带来了奇妙的体验,也可能对这个地方抱有一些偏颇的看法。作者把西藏文化的现状条条解剖,对近年来西藏实施的各种战略计划进行分析和理解并提出了实践意见。

毕读此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作者对西藏文化发展问题的分析价值。问题的价值决定了这本书内容的最终价值。众所周知,从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藏一直以良好风貌向外界展示着特色,但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仍需找到妥善的解决办法。令人惋惜的是,坐拥如此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却没有将产业发展特别是文化产业发展提到应有的高度。国家对文化软实力建设高度重视,理解不断深入。无论是国家政策还是出于个人情怀,于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方向的剖析都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毗邻南亚多国的中国西藏,在文化全球化环境下,应该将文化资源优势变成一个个拥有完整体系的文化产业,只有这样,这颗明珠的光彩才能让世界看到。正如作者在书中提出,“我国精神文化产业的生产和供给能力已经远远落后于传统道德的发展速度,文化软实力与经济发展的总体实力极不相称,在国际竞争态势中不占优势。”可见,对西藏文化产业的发问,是一个理性的并且值得探讨的问题。同时,作者在书中还提出,“发展西藏文化产业是确保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文化产业实质上成为一种新型经济形态,而文化安全对一个国家的总体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屡受污蔑,“西藏文化灭绝论”之类的言论荒诞无理,捏造者的分裂之心昭然若揭,给西藏的文化发展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通过发展文化产业,将西藏本来的良好形象展现给世界,是一个值得认真推敲的问题,也是极有价值并且极其紧迫的任务。

本书的另一个价值是,作者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提出的导向性意见,体现出作者对当前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洞察。从书中对西藏资源的阐述,到问题解决的关键战略的描述,都体现着作者对当前世界数字化全球化和多样化的理解。作者认为,文化体制改革是推动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个战略,在牢牢抓住这一关键的同时,西藏的发展不能够脱离当今世界数字化相互融合的大背景。依靠互联网快捷、域广的性质,西藏已经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不断推进地区数字化、电信网络的发展和完善,促进一些新兴产业的生成和发展。利用数字化和新媒体,西藏应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用不同的方式多方位地保存起来,打破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将固态转化为随时可触的液态形式,使它流淌于世界文化的长河中。作者还认为,西藏要有带动意识,即要以一定的大项目来逐渐带动文化产业的向前推进。这是一种先进的、具有前瞻性和广度的看法。西藏总体的发展需要一个风向标,它可以是一个骨干企业,也可以是一群高科技人才,由他们所促成的部分发展,来鼓舞和带动全局发展,是一个内部要素和系统统筹的正确观点,是部分和全局的精准掌握。此外,西藏在依靠国内战略支持的同时,要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落实,在传统的文化中加入富有创意、先进和新潮的因素,这也是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喜闻乐见的。在“走出去”战略中,品牌意识是一个关键点。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形成了自己的品牌,甚至在世界范围内拥有一席之地,这种品牌效应在西藏文化产业领域亟待加强。

可以说,在全球化的今天,西藏文化作为中国一个独具特色的民族地域文化,应当成为全国的一张名片。《西藏文化产业发展研究》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进行了完整详尽梳理,尤其是对文化特色品牌的见解,是当前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案,体现出作者对西藏文化产业发展考察之深度与广度。当然,对西藏的文化产业发展,也可从“一带一路”倡议和人才培养入手,获得深层的思考和见解。(作者: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院长、教授)

(责编: 刘梦潇)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西藏农牧民吃上“文化饭”

    2013年起,次顿珠每晚把牦牛赶到离家不远的宝瓶山,参演实景剧《文成公主》。在刚刚结束的2017年演出季,牦牛六个月的演出为次顿珠带回13万元。[详细]
  • 西藏有了色彩纹样“基因库”

    五彩颜色装点出雪域文化,也蕴藏在西藏独有的工艺纹样中。我们还能精确地告诉你另一个数字:已找到的西藏特有纹样是2.4万多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