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赏阅

山之子——“珠峰梦”的托起者

王淑 贾华加 发布时间:2019-07-30 09:01: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1953年5月29日,当爱德蒙·希拉里与丹增·诺盖首次站上世界之巅后,世界上很多人就将8844.43当成旅行的终点。


图为攀登珠峰

  66年过去,已有9090人次成功登顶高耸入云的珠峰。

  半个多世纪就有近万人成功登顶世界之巅,如今,探险家、企业家、普通人甚至残疾人都能登上珠峰,难道登顶珠峰已没有门槛或者珠峰早已不是难以企及的地方?

  其实,绝大部分的珠峰攀登者登顶都离不开默默帮助他们实现“珠峰梦”的幕后英雄,那些替登山者负重前行的引路少年们,才是“珠峰梦”的托起者。

  在中国,这些引路少年大多来自同一个地方——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原西藏登山学校)。

  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是我国唯一、世界第二所专业登山人才培训学校,是我国登山向导人才培养的摇篮,2019年该校刚好走到第20个年头,已培养12批310名学员。


图为学员在世界之巅为母校庆生

  缘起1998

  在中国登山界,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有着“黄埔军校”之称,它所有的故事还要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说起。

  1999年3月1日,20多名十六七岁的懵懂少年来到拉萨市北郊娘热路上的一所体校里,他们就是西藏登山学校从喜马拉雅山脚下招收的第一批学员。

  当时,西藏登山学校只有6间平房,最初的厨房还是帐篷搭起的,如此艰苦的学校环境令一众小伙子都有些纳闷。


图为西藏登山学校建校初期的一张合影

  看似逼仄的学校,其实是创办者尼玛次仁酝酿了近7年的梦。

  上世纪90年代初,尼玛次仁是西藏登山协会的翻译兼联络官,在工作中尼玛次仁发现一个问题——西藏有丰富的山峰资源,进藏登山的游客也很多,但是给登山游客提供专业向导服务的都是第三国人员,本地人只能提供牦牛运输、帮厨等简单的基础性服务工作。尼玛次仁隐隐觉察到中国登山服务体系的缺失,但对于该怎么做还没有太多头绪。

  1994年,尼玛次仁前往世界第一所登山学校——法国国立登山滑雪学校训练,训练中国外先进的登山向导文化、登山理念与技术深深地触动了尼玛次仁。

  “中国也一定要有自己的专业登山向导!”尼玛次仁有了创办一所登山学校的想法。

  回国后,尼玛次仁招收了10名学员作为高山向导来培养,可惜限于资金的极度匮乏没有成型。

  时间一晃来到了1998年,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在世界第六高峰卓奥友大本营做了一个改变中国北坡珠峰登山格局的决定。

  “来中国西藏登山,却要找第三国的服务人员,难道中国就没有服务人员?”1998年著名户外品牌奥索卡(OZARK)公司的老总汉斯来西藏卓奥友峰徒步时,向给他做翻译的尼玛次仁提出了这样的疑问。

  “我们缺乏这样的专业人才呀!我想办一所高山向导学校培养自己的向导。”尼玛次仁有点惋惜地告诉汉斯,几年前自己就尝试办学培训,可惜因为资金问题没能顺利创办下去。

  志同道合的两人一拍即合,登山学校的创办得到了奥索卡公司的物力和财力支持,1999年西藏登山学校诞生了。


图为西藏登山学校的向导们在攀登珠峰

  6间平房内的故事

  1999年,西藏登山学校正式成立,尼玛次仁担任校长。喜马拉雅山脚下贫困农牧民的孩子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登山生涯。

  学校创建之初,一切都是从零开始,条件十分艰苦。在西藏体校租借的6间平房,就是学校的全部。

  “尼玛次仁是学校的校长,也是教师,更是父亲。”第一批学员次仁桑珠(现任西藏拉萨喜马拉雅登山向导学校校长)满怀深情地说。

  建校初期,尼玛次仁上午给学员教授语文、藏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和登山知识,下午对学员进行体能和登山训练。由于学校承诺一切费用免费,所以学员们来时都两手空空,甚至连个碗都没带,作为班主任的尼玛次仁便包办了食宿、衣物、被褥等一应食物。

  “因房屋不够用,最初的厨房还是帐篷搭起的。”次仁桑珠回忆说,为提高学员的综合服务技能和培养服务意识,学校规定学员们需要两人一组轮流做饭。

  招收的第一批学员年龄均在16岁至18岁之间,且都是第一次离开家人来到拉萨,很多人从来没有做过饭,第一次就要给20多个人做饭,场面总是颇为搞笑,当时发生了很多戏剧性的事情。

  “炒菜放这点油可以吗?”

  “我去问问,你先把火关了。”

  “煮米饭的水是不是少了点?”

  “那就再加点。”

  ……经过各位同学的“发明”,最终烧糊了的菜、煮成一锅粥的米饭等各种黑暗料理被端上桌。

  “当时大家最痛苦的,应该就是吃我们年龄比较小的同学做出来的饭。”次仁桑珠笑着说。

  为了让学生在学校学到真本事,毕业后可以成为好的登山向导,学校对学员的日常生活都进行严格的管理,实行半军事化管理的登山学校有“三条铁律”:不许抽烟、不许喝酒、不许谈恋爱,违反者一经发现立即开除。

  “当年,我们第一批学员的班长,也就是我们一批最优秀的学员因触犯了校规学校要开除他,同学们都跑去向尼玛次仁老师求情,可尼玛次仁还是很坚决地开除了他。”次仁桑珠说,几年后他才知道,班长被学校开除后,尼玛次仁老师把他介绍给了一家旅行社当导游,让家庭贫困的他有了一份稳定的收入。


图为学员在进行登山训练

  “就是在这种严格的管理下,学校才能发展到今天,才能培养出这么多优秀的高山向导。”次仁桑珠说。

  在严格的管理下,这些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孩子开始系统学习登山技术、高山救援、大本营管理、高山摄影摄像,以及高山烹饪等职业技能。

  2001年,未雨绸缪的尼玛次仁校长又创办了西藏圣山探险公司,开创学校培养人才、公司吸纳人才,培训、就业一条龙的西藏登山产业发展模式。“以业养业、校企结合”的办学模式,解决学员们实习、就业问题的同时,把公司产生的利润再用到学校发展上,学校也有了持续办校的资金。

  2002年,曾今的6间平房终于改头换面

  逐步走上正轨的学校得到了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登山协会的重视和支持,2002年西藏登山学校被列入国家117个援藏重点项目之一,国家拨款500万元,国家体育总局拨款200万元,加上奥索卡公司等社会资金的支持,曾经的6间平房终于改头换面,占地面积1.5万平方米的新校舍终于落成。

  如今的西藏登山学校,不仅有设施齐全的教学楼、宿舍楼、接待楼、攀冰模拟道、抱石攀岩场地等基础设施,还建立起了国内最大的人工攀登岩壁。

  在不断的发展中,西藏登山学校还邀请西藏体育大学、西藏大学、西藏藏医学院的优秀教师教授文化课,同时聘请国家登山队与西藏登山队的资深队员讲授技术课程。在奥索卡公司的帮助下,西藏登山学校还与法国沙木尼登山学校建立了联系并签订合作协议,请法国职业登山家前来授课,并每年送两名优秀学员到法国接受培训,登山学校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20年来,这所学校已招收农牧民子女12批310人,其中,53人获得国家体育荣誉奖章,200余人获得国家级运动健将称号,450人次成功登顶珠峰,协助180多名各国登山爱好者成功登顶珠峰。

  学校学员先后参与了一系列重量级攀登活动,打开了中国高山向导在国际上的局面。2003年学校学员参与了纪念人类首登珠峰50周年登山活动电视直播;2005年全程参与珠峰海拔重测活动;2000年—2007年8名学员参与西藏登山队完攀14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2008年,学校学员作为主力承担了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任务……


图为承担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任务的部分学员在珠峰合影

  2008年,全世界聚焦北京奥运火炬珠峰传递的壮举,西藏登山学校共近100人投入其中,参与了后勤、修路、协作、向导、火炬手、高山摄影等事务。

  2008年的珠峰火炬传递任务就像一次大考,中国高山向导团队从此真正成熟起来。


图为2008年西藏登山学校学员在珠峰点燃奥运火炬

  同时,因奥运潮带动的商业攀登渐成气候,西藏登山学校与西藏圣山探险公司也走进了“商业攀登时代”。

  2011年,西藏高山救援队成立,队长为尼玛次仁,队员全部来自西藏登山学校。先后组织实施了2002年希夏邦马峰山难救援、2013年攀登珠峰人员海拔8500米处高山反应救援、2015年尼泊尔“4·25”大地震西藏境内登山人员紧急撤离、2018年攀登希夏邦马峰失联外籍登山者救援等高山救援行动。


图为学员们在珠峰进行高山救援

  按照西藏登山学校的规定,成为一名高山向导至少需要7年,高级向导为9年,高山领队则需13年,登山总指挥还要再加两年。

  20年来,这些来自喜马拉雅山下农牧民家庭的孩子们,已成长为“珠峰梦”的托起者,西藏登山学校也正书写着喜马拉雅登山新历史。(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淑 贾华加 图片由西藏登山学校提供)

(责编: 胡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