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赏阅

【乡愁藏韵】大昭寺镇寺之宝的刷金仪式

陈丹 发布时间:2019-09-04 09:0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要想看到神圣的佛像刷金仪式,那可是不到万分之一的人才能遇到的殊荣!


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

  在大昭寺的诸多珍宝中,最受推崇的,莫过于那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想要一睹佛像的尊容,只要你有耐心排队,天天都可以朝拜瞻仰。但是要想看到神圣的佛像刷金仪式,那可是不到万分之一的人才能遇到的殊荣!

  我采访过许多位来拉萨朝拜的藏族人,在他们心目中,大昭寺的地位在所有寺庙里是第一位的,原因都一样:因为有尊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在里面!据说是那由佛祖本人亲自开光的,在藏族人心中,它如同佛祖本人,享有无上的尊崇,具有强大的加持力。


大昭寺

  关于这尊佛像的历史,大多数人都已经熟知,它随文成公主来到拉萨已经 1300多年。一说它最初被安放在小昭寺,另一说是它一直就在大昭寺。不管怎样,它的重要性说小了是成就了大昭寺的核心地位,说大了是拉萨成为城市的起因。当初,在松赞干布执政之时,大昭寺的修建无疑是非常盛大的一项工程,基础建设就用了整三年,后世又经多次扩建才到达现在的规模。而原先的八廓街,只是围绕着大昭寺的转经道,后来外地来朝拜的人多了,旅店、餐馆、商店等才陆续出现,一个繁华的城市才慢慢形成。

 
大昭寺经殿

  据说世界上有三尊释迦牟尼等身像,分别是8岁、12岁和25岁。拉萨非常荣耀地拥有其中的两座,除了大昭寺这尊12岁等身像外,8岁的等身像在吐蕃时期由尺尊公主从尼泊尔带来,如今供奉在小昭寺,25岁那一尊,现在供奉在印度菩提迦耶佛陀成道菩提树下金刚座处的正觉大塔内。三尊佛像均为铜质鎏金工艺,非常庄严,其中,大昭寺的这一尊在装饰上最为精美。

  黄金,是贵金属之最,具有非常高的稳定性,几千年都不会变色变质,它在佛教中也具有特殊的意义。可是这个仪式首先需要有意愿出资的人,还要由高僧择吉日吉时方能进行,所以能遇上,那可是极为幸运。大昭寺的这尊释师等身像,刷金的时候是要关闭佛龛通道的铁门帘的,所以,除了刷金人及随行人,其余信众均不得入内。所以,想要一睹这个仪式,那更是难上加难。


大昭寺外的转经道

  而我就是那么幸运!在拉萨定居的那一年多时间里,就遇上过这么一次。一位藏族好友的家族计划要去大昭寺刷金,我得知这个消息后就一直申请好友带我同去,他说要和家人商量,具体时间也还需要等寺庙通知。于是我耐心等待着。终于在一个月后他告诉我,寺庙通知他们明天去,让我也做好准备。我很兴奋,又有些忐忑,因为朋友让我到时候不要多说话,如果有和尚问,就说我是和他们一起刷金的出资人。我内心有愧,因为我只是想去看看这个仪式,我没有钱给佛像刷金。

  一进大昭寺的门,我就被门卫拦下了:票呢?朋友赶紧过来用藏语跟门卫解释说我是和他们一起去刷金的,门卫这才放我进去。进入大殿,来到等身像的外围,已经有僧人和其他刷金人等在那里,朋友恭敬地把一小袋金粉交给僧人,其他刷金人也拿出了他们的金粉。僧人把金粉都倒进一个碗里,然后示意我们去等身像那边开始仪式。

  在佛龛前,有六七位僧人在念经,我们进去以后就跟着僧人们围着佛像顺时针转圈,厚重的铁帘被合拢锁了起来。朝拜者和游客都不得入内。约莫十几分钟后,念完经的僧人开始刷金。两位僧人先爬到佛龛上,轻轻脱下佛像上华贵的外衣、里面的黄绸衬衣,叠好拿走。刚才收金粉的僧人托着小碗,里面是用清漆调好的金汁,他与另一位僧人手持小刷子,爬上佛龛,轻柔地、细致地,先往佛像的脸部、然后是身上逐片刷金。我们继续围绕着佛龛转圈,藏族朋友们口中一直在念经。场内气氛庄严肃穆,没有人说话,只有轻柔的念经声。


两位僧人在为佛像刷金

  我悄悄问朋友,他们买了多少钱的金粉,朋友说将近一万块,十多年前的一万块是笔不小的数目,但他说如果不是其他几拨人一起的话,他们的金粉只够刷面部。因为其他三拨人的共同愿望,今天他们所凑的金粉可以给佛像全身都刷金,殊胜无比。

  我怯生生拿出相机,请示朋友我是否可以拍照,朋友说你赶紧拍两张然后收起相机吧!因为寺庙里不让拍照我是知道的,举起相机通常就会被和尚怒目而视。于是我做贼似的,躲着僧人摁了两下快门,谁知僧人看见了,不仅没有呵斥我,反而跟我说,你到这里来拍:他们扶着我,让我爬上了佛龛前的酥油灯台。我受宠若惊,感动加激动,顾不得酥油灯炙烤,赶紧拍下这一珍贵的瞬间。

  刷金仪式一般伴有佛衣供奉,全新的一套佛衣已经准备好了,刷完金后稍待片刻,新衣就可以穿上。刚才褪下的旧佛衣已经被僧人剪成了巴掌大的碎片,封入若干个装有青稞粒的袋子,发给我们每人几袋留存。就这样,整个仪式完成了,全程一个多小时。

  藏族朋友们认为,刷金不仅能给佛像增加神圣庄严的气氛,更能使观看者生恭敬清净的心,为佛像刷金、尤其是为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刷金的功德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我,看到一场难得的仪式,还有这仪式背后藏族人民精神层面的内涵,受益匪浅,心中亦是恭敬无比。(中国西藏网 文/图 陈丹)

  

(责编: 郭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