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赏阅

【砥砺奋进70年】一枚共和国纪念章背后的初心

王茜 发布时间:2019-10-09 10:59: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中国西藏网讯 叶如陵小心翼翼地捧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向记者展示,他说:“对我而言,纪念章意义非常重大,不仅是荣誉,还是鼓励,是压力。”


图为叶如陵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摄影:王茜

  据了解,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参加革命工作的、健在的老战士老同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获得国家级表彰奖励及以上荣誉并健在的人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参战荣立一等功以上奖励并健在的军队人员(含退役军人);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杰出贡献的国际友人颁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叶如陵是获此殊荣的众人之一。

  叶如陵是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原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退休干部,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在西藏工作31年。在他的讲述中,这枚纪念章背后所深藏着的一名中国共产党员的初心,逐渐明晰。


图为叶如陵接受记者采访 摄影:王茜

  放弃舒适生活 到最艰苦的地方

  在叶如陵1962年提交的入党申请书上,他郑重写到:“多做好事,少做错事,不做坏事,忠诚于党。”从此之后,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成了他的终身命题。

  1964年叶如陵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工作。1969年根据毛泽东“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周恩来号召青年人去支援边疆。“我们医科院成立的三个医疗队分别到甘肃、青海、西藏三省区,支援建设的时间是三年。”叶如陵谈到,“要去就去最艰苦的地方,我毫不犹豫地报名去支援西藏。”就这样,叶如陵放弃了北京的优渥工作和舒适生活,于1970年1月2日出发奔赴西藏。

  从青海西宁到西藏拉萨走了半个月,高原反应带来的强烈不适让叶如陵格外感慨十八军修路进藏的不易。“老西藏精神”让他备受鼓舞,服务西藏的决心更加坚定。路过唐古拉山,医疗队一行人专门下车采野花献祭十八军烈士。

  “到达拉萨后,西藏自治区党委将医疗队分配到各地,我们医科院派到西藏的一行6人被分配到当时的昌都地区(今昌都市)马查拉煤矿生产基地,受命建立医务所。”叶如陵说,“从拉萨走了4天才到达这片海拔5200米的山区,高寒荒凉,方圆百里之内没有人烟。我们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头疼欲裂,眼睛充血,走路像踩在棉花上,晚上不能平卧睡觉,只能靠着被子打盹儿。大家一个个脸色发紫,加上强烈的紫外线,不到一个月,我们的肤色都变得非常黑。因为寒冷,一年365天都需要生火取暖。不仅如此,高原沸点低,73摄氏度水就沸腾,只能喝这种温吞水,吃夹生面、夹生米饭。蔬菜不易储存,只能吃黄花、粉条、木耳这些易于保存的东西,生活相当艰苦。但是矿工们很高兴,非常欢迎我们的到来,他们说,‘你们是毛主席派来的,是北京来的医疗队,你们来了之后啊,我们以后下矿井就踏实了。’想想当年筑路进藏的十八军,听听煤矿工人的期盼,我们深受鼓舞,很快将医务所建立起来。”

  选择留下来 发展西藏医疗事业

  服务满三年后,很多人选择离开西藏回到家乡。当时叶如陵和妻子也面临与父母孩子分隔两地、无法亲自照看的困境,可他们依然选择留下来,选择继续为西藏人民服务。

  “从煤矿下来后,我调到了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在医院工作过程中,我发现医院分科仅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几个单一科室,不能满足患者需要。尤其在当时,西藏的公路被形容为‘搓板路’,交通事故特别多,脑外伤病人很多,死亡率很高。”叶如陵认为,治病救人是医生天职,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脑外伤病患者死去。他开始自学脑外科知识,并用一年的时间到上海瑞金医院交流学习脑外科技术,而后成为西藏第一个神经外科医生。“因为在高原,很多病症和海拔低的地区情况不同。比如感冒,在内地可能多喝点水吃点药就康复了,但是在西藏可能会引起肺水肿等,危及生命。”为了让西藏的人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条件,他带领着其他医生开始了对高原医学的研究。

  叶如陵对西藏医疗事业的发展看得很长远。“我们迟早要回去,西藏必须有本民族的医疗工作者,于是,在治病救人的同时,我也给藏族医务工作者授课。”在国家关怀下,1977年西藏成立医学院,虽然当时只有两个班,但学生学习热情很高。到1982年,西藏终于有了自己的藏族医学干部。“但是这些还不够。我回京求助原工作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促使西藏自治区第一人民医院与北京多个医院签订了十年对口帮扶协议,帮助西藏医疗事业更快发展。”

  决定不走了 建设西藏最好的医院

  1981年叶如陵终于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可对叶如陵来说,“共产党员”四个字早就从递交入党申请书那一刻起刻入心底,他始终记着“忠诚于党”,“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工作的最大动力。”在西藏数年,叶如陵对这片土地的感情越来越深。

  1984年,叶如陵突然被任命为业务副院长。他非常高兴,也小小调侃“这回真的回不了北京了”,他决定把这里建成西藏最好的医院。1997年,西藏第一人民医院被评为西藏第一所三甲医院。叶如陵也逐渐成长为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在努力提高医院医疗水平建设的同时,叶如陵也非常关心汉藏干部的健康。他发现,“汉藏干部到牧区开展工作,经常骑马走半天也找不到一件帐篷休息,吃不上一口热饭,这非常影响身体健康”。在叶如陵的建议下,西藏卫生厅成立了干部保健所。叶如陵是第一任干部保健处处长。

  2000年,叶如陵退休了,带着全院医护人员挂到他身上的100多条哈达,回到阔别31年的北京。

  “有人问西藏条件那么艰苦你后不后悔?我说不!我虽然付出了,但是也得到了。有人问在西藏坚持服务31年,你的初心是什么?我想了半天说,我的初心就是让西藏人民身体健康,就是忠于人民忠于党,使西藏平稳、发展、繁荣。”叶如陵说,“时至今日,我仍可以自豪地说,我用我的青春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初心和使命,此生无悔。”

  回京后,叶如陵依然不忘为西藏的发展尽己所能,向西藏输送人才。在他影响下,每年都有大学毕业生要求去西藏工作。他放弃很多医院的高薪返聘,到社区去做志愿者,创建“爱心小屋”服务老年群众。叶如陵说,“我虽然已经79岁了,但在未来的日子里还要把志愿者的工作做得更好,为人民服务,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永远不忘初心。”(中国西藏网 记者/王茜)

(责编: 陈濛濛)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