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藏网 > 学习在高原 > 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

【跟着总书记看西藏】边境有我们,请祖国放心!

发布时间:2022-07-12 10:38:00来源: 中国西藏网

  【引言】 2021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西藏考察时强调,“要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强边境地区建设,抓好稳定、发展、生态、强边四件大事,在推动青藏高原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上不断取得新成就,奋力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要加强边境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各族群众扎根边陲、守护国土、建设家乡。”

  国家主权不容侵犯,坚决捍卫中国领土!33年来,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拉郊乡的父老乡亲,牢牢扎根在海拔4300米的边境线。他们主动放弃茫茫群山外五光十色的生活,捱过一次次大雪封山,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英勇顽强地与外国非法蚕食侵占我国国土的行为作斗争。一代代拉郊人以对伟大祖国的无限忠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

  “我是拉郊乡的热血男儿,我这辈子注定属于拉郊。拉郊的一草一木我一定守好!”32年过去了,这句当年我在心里暗暗许下的诺言从未随时光褪色。32年之中,每一天、每一刻,我和拉郊的每一位父老乡亲都在为了这句诺言而奋斗。


图为拉郊乡的带头人古桑旦增

  我叫古桑旦增,西藏自治区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人。拉郊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大山的背面”。拉郊乡位于喜马拉雅山脉深处的沟谷之中,紧邻不丹王国。除了周边的人,可能大部分人从来都没有听说过拉郊乡。

  边境小村庄事关国家大利益

  群山环抱的拉郊乡,远有雪山蓝天,近有绿树碧水,美丽怡人。然而,对于世代居住在这里的拉郊乡人来说,景色虽美,困难却像天一样大:四周被大山层层环绕,进出的唯一通道就是翻越海拔4300米的均贡拉山的崎岖山路,山路险峻狭窄,走不了车,只能徒步,就算是阳光普照、天气最好的时候,翻山都要用近10个小时,更不用说雨雪肆虐的天气。


图为崇山峻岭中的山南市洛扎县拉郊乡 摄影: 刘莉

  因为交通不便,拉郊一直非常闭塞贫穷。“嫁人不要嫁到拉郊乡,不然死在那里都没人知道。”这是拉郊乡周边,人们对考虑结婚的女性们的忠告。生活在拉郊乡的人们,大部分在上世纪80年代才知道有“电”这样一种能把黑夜变成白昼的神奇的东西。

  1986年底,18岁的我作为赤脚医生第一次走出拉郊乡,来到洛扎县城进行培训。看到了拉郊外面的世界是如此的不一样,1989年学习结束后,我一心期待留在外面工作,永远告别拉郊封闭落后的生活。

  但是,当时的洛扎县委书记扎西达杰专门找到我,跟我谈话:“拉郊的情况只有你最了解,拉郊的人民也需要你,带领乡亲守边固土也只有你能胜任,你还是回到拉郊工作吧。”

  我确实很清楚,从1960年开始,拉郊乡白玉地区就面临着被不丹非法蚕食侵占的问题。扎西达杰书记跟我说,拉郊白玉地区措嘎拉山以北、切公拉山以南中间580平方公里的草场,历史上就属于中国领土,你要坚决完成守土固边、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维护中不边境社会局势长期和谐稳定的任务。

  意识到如果回拉郊乡,那么我今后的工作将与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息息相关,这令我的心中充满了无与伦比的光荣感与使命感,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老书记。

  回到拉郊,真正开始工作,我才发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要守好国土,就必须有人在土地上长期坚守。然而,拉郊乡传统夏季牧场所在地白玉地区当时不通水、电、公路、手机信号,没有房屋,没有人烟。尤其是在切公拉山到冷母公拉山一线,大半年时间都是大雪封山,与外界完全处于“失联”状态。第一个难题就是让谁去坚守?

  辗转反侧了很多天之后,我硬着头皮找到了我的大舅舅索朗群培、二舅舅明久扎西以及表哥次旺旦增、表弟平措罗布。连着半个多月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劝他们前往白玉地区的杰罗布放牧点守土固边。“你们不支持我的工作,我怎么领导其他乡亲……”从历史传统说到党的恩情,从家国责任说到血脉亲情……终于,2户、4人、62头牲畜,从1995年开始,如同苍松咬定青山,坚定地扎根到了杰罗布放牧点。


图为拉郊乡杰罗布村

  然而,海拔4300米的杰罗布放牧点自然环境极为严苛,一年中,有大半年都是大雪封山,深达4米的积雪会完全阻塞当地与外界的联络。在通讯设施建成之前,每当封山的季节,拉郊乡的家人们只能默默望着高耸的雪峰,为生死未卜的亲人焦急忧虑大半年,直到来年冰雪融化,人们才能团聚。为了国家领土主权,拉郊的父老乡亲们付出了巨大代价。现在,我的大舅舅索朗群培已经82岁高龄,二舅舅明久扎西也已经65岁,依然坚守在杰罗布村。近30年坚守在高寒的边境牧场上,风湿、关节炎、雪盲症至今困扰着两位老人。但是,近30年来,祖国的土地不仅一寸都没有丢,而且,曾经被蚕食的土地,80%已经又重新牢牢掌握在了我们中国人的手中。2016年,杰罗布成立了行政村。

  啥是发展的“牛鼻子”?

  随着改革开放的步子加快,越来越多的乡亲们目睹了山沟沟外面的世界日新月异的变化。再看看拉郊,土地贫瘠狭小,几乎无法种植农作物,只能依托牧业和林木解决经济发展问题,但是,因为没有路,乡亲们采集的松茸虫草、制作的竹木器具和放牧所得的畜产品,很难运出拉郊换取糌粑等生活必需品。于是,不少人想离开拉郊,去外面的世界闯荡。可守土固边没有人怎么行,必须想办法把乡亲们留住。

  我意识到,发展才是硬道理,只有拉郊的生活也像山外面一样方便了,只有乡亲们都富裕起来了,大家不再羡慕大山外面的生活条件了,乡亲们才能踏踏实实地守土固边,祖国的边疆才能更加巩固。想通了这个问题,我决心不能因为贫穷落后让拉郊人背井离乡,一定要带领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我认准了交通是制约拉郊发展的“牛鼻子”,上级政府肯定了我的想法,修建通往拉郊道路的工作得到了高度重视。2005年,通往拉郊乡的公路历经艰难险阻得以修通,拉郊人终于结束了徒步翻山越岭进出的历史,告别了交通孤岛状态,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缘,生产生活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006年,拉郊实施安居工程,拉郊人从石木结构的旧房搬进了宽敞明亮的安居房。这一年,拉郊电站投产发电,拉郊人告别了靠酥油灯照明的艰难岁月;

  2007年,人畜饮水工程引进拉郊,拉郊人从此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2016年,拉郊乡通往杰罗布的砂石路修通,杰罗布不再是“孤岛”;

  2018年11月,拉郊乡拉郊村小康示范村建设完工。同年10月,杰罗布村小康示范村建设完工,这一年,在杰罗布常住守边的群众达到10户23人……

  图为古桑旦增走在拉郊乡的道路上。如今这里通了路,人们生活富足,路边停满了各家的车辆 摄影:刘莉

  修通了路,拉郊最先发展起来的是运输业。2010年,村民格桑多布杰带领拉郊乡5户人家成立了运输队。到2021年,乡里的车辆已经发展到皮卡车38台、大货车16台、摩托车32台。在村民自发组织的运输队里,至少有14户群众参加并获得了增收。开大型货车的一年增收14万元左右,开小型货车的一年增收10万元左右。随着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热火朝天陆续推进,拉郊目前的问题,已经从没有路变成了乡里的大货车不够用。


图为拉郊乡村民在制作木器


图为杰罗布村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

  为了进一步拓宽大家的增收渠道和收入,乡里还组织了3位具有一定技艺基础的群众前往错那县进行竹木器加工技术培训。随后,又邀请了1名竹木器加工技术人员来到拉郊乡,组织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学习竹木器加工技术,提高竹木器加工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当年就组织了60户群众从事竹木器和木碗加工。

  过去由于交通不便,大家只能采用自制自销的模式,竹木器产品的品质一般,价钱和销量都很低,现在,通过培训,大家的技艺提升了,产品也更加符合市场需求了。并且,竹木器合作社专门以50元到400元不等的价格收购产品,安排专人销售。如今,竹木器手工艺已经覆盖全乡,每家每户几乎都会在农闲的时候制作竹木器,每年算下来,一家增收少则五六千元,多则七八万元。

  从本地人想跑到外地人想来

  安居才能乐业,2006年以前,拉郊人还住在木石结构的房屋里,既不保暖又不御寒,冬季雪花在屋里飞舞,夏季雨水在屋里横流。为了让群众住得舒心,乡里实施了安居工程。

  2017年,拉郊乡作为洛扎县全县第一个开展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的乡镇,在住房方面进一步提出了更加安全、环保,设施更加齐全的“小康房”建设,乡里每人享受40平方米住房,国家承担70%,群众自筹30%,政府出大头,个人拿小头。但在推动项目实施的时候,遇到了群众的不理解。一方面,我不断跟大家解释,让大家了解这是党的好政策,另一方面组织村民代表去各地参观,并且请群众谈感受、提建议,最终获得了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2018年11月,拉郊乡拉郊村边境小康示范村建设竣工,全村59户群众全都住进了新居。而拉郊乡的杰罗布村(马家塘)的10户村民,则不用出一分钱,就住进了每户面积110平方米的“小康房”,还建了暖圈,大家再也不用为牲畜过冬发愁了。其实,由于交通不便,杰罗布村建造房屋的成本很高,一袋水泥的成本就将近450元。但1995年搬到马家塘守边的群众从住帐篷到住石板房,已经坚守了近30年,为了让群众安心放牧守边,党和政府竭尽所能为群众解决这些实际困难,令大家倍感温暖。

  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一步一步解决了,资源优势也变成了经济优势,拉郊乡的父老乡亲们的收入也明显提高了,山外头的人家家里有什么,拉郊乡人的家里就有什么,一样都不少。大家的笑容更多了,守边固边的劲头更足了。拉郊乡是洛扎县第一个整体脱贫摘帽的乡,而且,2020年,拉郊乡人均纯收入已经超过23500元,也是洛扎县最富有的乡。

  现在,拉郊乡与过去相比,说变化翻天覆地,一点也不夸张。不仅女孩子们愿意嫁过来了,而且还有不少人愿意举家搬迁到拉郊来。从拉郊乡的许多人想跑出去,变成了大山外面的人想搬进来,这个变化令我非常骄傲。这么多年以来,我们全乡干部群众都把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作为一项义不容辞的光荣任务,忠诚地守护在祖国的边陲。现在,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之下,我们更加有信心永远在祖国的边境线上坚持下去,永远都不放弃。

  我先后获得了第八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2018年“中国好人”、西藏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第二届感动山南十大人物等荣誉。我非常珍惜这些荣誉,因为它们不是属于我一个人的,它们凝结了所有拉郊乡父老乡亲的牺牲与奉献。

  不可分割的是祖国的领土、不可动摇的是坚定的信念、不会放弃的是初心与使命,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群众,边境有我们,请祖国放心!(中国西藏网 口述/古桑旦增 文/刘莉 文中图片未署名者由受访者提供)

(责编: 陈卫国)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