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山南市577个行政村实现寄递服务全覆盖

今年以来,全市“进村”快件邮件总量达295.87万件,同比增长163.08%

发布时间: 2025-10-27 10:09:00 来源: 西藏商报


村级邮递员入村入户送包裹。 图片来源:山南市委改革办

  10月23日,山南市召开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综合改革工作新闻发布会。山南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江嘎介绍,近年来,山南市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部门主推、企业主体”的原则,着力打通农村寄递物流“主动脉”与“毛细血管”。全市577个行政村、467所学校、26家驻地央企国企实现寄递服务全覆盖,提前一年完成《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目标任务。累计投入1402万元,实现快递品牌、三级站点、下乡进村“三个全覆盖”,让广大群众寄取快递省心、省时、省钱、省力。

  近年来,山南市全面构建了以“邮快合作+客货邮+低空经济”为特色的“山南模式”。今年以来,全市“进村”快件邮件总量达295.87万件,同比增长163.08%。同时,整合邮政、中通、圆通等快递企业入驻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累计有146.39万件快递通过“邮快合作”模式送达群众手中。建设“九有”标准的村级服务站701个、打造“一站多能”式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91个、建成冷链库和生活必需品仓储仓库25个。积极引进顺丰山南至鄂州全货机定期货运航线,大力推广直播带货模式,让山南市矮化苹果、加查蓝莓、桑日葡萄等40余种农特产品通过寄递物流网络走出高原、走向全国。

  山南市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局长沈新军介绍,为着力破解快递进村“最后一公里”难题,山南市整合交通与邮政网络资源,在乃东区、琼结县开展“交邮合作”试点和示范创建工作;整合客运、货运和邮政快递资源,让农牧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客运乘车、快递收寄、小件代运”等综合便民服务。截至目前,全市共开通客货邮融合示范线路25条,投入运营车辆38辆,派送邮件快件84021件。

  山南市在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中,始终着眼于便民惠民、畅通循环。山南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潘红英介绍,过去,山南市基层村居分布散、物流投递慢、末端网点乱、寄递需求小、业务体量少、寄件成本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山南市邮政管理局大力推动邮快合作与客货邮融合,实现优势互补,增加1-2次“客货邮”融合专线投运,实现“快递进村”逐日班。今年5月,加查县招聘专职投递员、规范门牌设置、增加运力投入,让群众足不出户即可享受到“包裹送到家、特产发出去”的优质服务。在村级站点嵌入电商直播功能,推广直播带货、平台营销等模式,助力农特产品上行,农牧民创收增收。今年5月以来,加查县拉绥乡棍追巴村驻村工作队通过村站直播,帮助村民累计销售虫草、核桃等农特产品3万余斤、创收增收12万余元。

  针对偏远乡村人口分散、路况复杂、物流成本高、服务易“断档”等问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山南市分公司大力推动服务下沉,主动承接农牧民群众寄递需求。依托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或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对于交通极为不便的深山村组,由服务站管理人员或邮政代办员前端收集村民货物,通过邮政乡级支局集中转运,采用“网点下沉+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服务“无盲区”。

  山南市商务局在平衡市场机制与行政推动方面,成立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综合改革工作专班;邀请全市9家邮政、快递企业负责人参加山南市加快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综合改革现场会,促成“邮快合作”;建立健全“622考评工作机制”,每年对运营主体和每个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进行综合评估,推动服务质量提升。在市场层面,山南市商务局以“邮快合作”为主渠道,引导民营快递企业入驻农村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实现“一村一站多品牌”,同时统一设置带有8家邮政快递企业标志的村站标牌,让农牧民群众足不出村就能自由选择各类快递品牌寄出包裹。同时,鼓励支持有条件的民营快递企业开展“快快合作”“快商合作”等模式,通过市场化运作激发内生动力,避免政府大包大揽,确保快递体系长期可持续运营。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