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全票通过《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该《条例》是首部关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法规,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24日,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进一步完善了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体系。
来自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厅的数据显示,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正式启动以来,88项专题科考活动在西藏深入推进,为保护好地球“第三极”提供了重要数据和科技支撑。
西藏是青藏高原的主体,是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的核心区,是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1月24日上午,西藏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全票通过《西藏自治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建设条例》。该《条例》是首部关于西藏生态文明建设的综合性法规,将于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如今的西藏,冰川草地溪流纯净如初,飞禽走兽游鱼欢快怡然,成为世界上生态环境最好的地区之一。
“十三五”以来,阿里地区始终坚持把生态环保作为底线、红线、高压线,强化污染防治和环境监管,实施生态修复和治理,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让藏西高原的碧水蓝天永葆纯净。
神秘的藏西高原因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成为无数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同时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野生动物的天然乐园。
为改善北侧山坡生态环境脆弱、植被稀少的状况,在第一书记阿努的带领下,群众积极自筹资金并争取政府支持,村民主动参与生态修复。
今年57岁的索朗多吉是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日多乡的一名护林员,从2005年开始从事护林工作,他的足迹遍布辖区39万亩天然林林区,16年来,他负责看护的林区从未发生过火灾、伐木、狩猎等重大案件。
近年来,那曲市已建立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0个,整个保护区总面积达17.07万平方公里,占全市国土面积的39.70%,为有效保护各类动植物资源提供了良好的生存基础。
随着气温回暖,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境内的黄河成为大天鹅的越冬“港湾”,它们在此觅食、休憩,为冬日的黄河带来勃勃生机。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昂赛乡,澜沧江在这里画出一道美丽的弧线,形成了风景壮丽的昂赛大峡谷。
青海省政府日前下发关于实施第6次青海湖封湖育鱼的通告,决定从今年起,实施第6次为期10年的青海湖封湖育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