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躺游”各地好风景 “熊猫专列”次第开

发布时间: 2024-05-22 15:48:00 来源: 中国旅游报

  乘火车“躺游”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近日,一列搭载200余名游客的Y477次“多彩贵州号”贵阳——西双版纳——老挝“熊猫专列”从贵阳火车站启程,拉开了为期8天的异域风情之旅。

  山河辽远,熊猫相伴。“熊猫专列”是由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的旅游列车,以“熊猫”为设计主题,车身内外装饰以及各项细节通过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地域文化特色。2021年3月首趟“熊猫专列”载客开行以来,“熊猫专列”不断上新,将旅游观光与火车出行深度融合,成为“旅游+交通”融合发展的典型代表。

  趣味碰撞 可爱上新

  涂着大熊猫图案的车身、印有大熊猫纹样的床单被套、捏成大熊猫模样的饭团和汤圆……“多彩贵州号”列车一路飞驰,车厢内欢声笑语,游客们品美食、赏美景,享受旅游专列带来的独特体验。

  这趟“熊猫专列”采取“专列+动车+汽车”的出行模式。游客们乘坐“熊猫专列”到达云南西双版纳,换乘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前往老挝万象、万荣、琅勃拉邦等地,并采用汽车接驳的方式前往各地旅游景点游览。

  “步入列车,感觉像住进了舒适的酒店,这样的旅程让人不觉得疲惫,我们已经开始期待接下来的风景了。”乘坐这趟“熊猫专列”的游客翟贵萍介绍,退休后,她十分热衷旅游,从朋友处听说“熊猫专列”开通的信息,第一时间就报了名。

  据介绍,各地开行的“熊猫专列”设有特级软卧、高级软卧、高级硬卧等席别,给游客提供了舒适的出游体验。此外,列车还引进了星级酒店管家服务模式,专门配备“熊猫管家”。“列车内配备了齐全的生活设施,包括淋浴间、餐厅乃至棋牌室、KTV等,确保旅客在长途旅行中拥有舒适的休息环境及丰富的娱乐空间。”熊猫管家张富铭说。

  部分“熊猫专列”还设有“熊猫邮局”。“熊猫邮局”融入铁路文化、邮政文化、熊猫文化。游客可以在集戳区收集熊猫专列特色纪念章,还能在投递区将明信片分享给亲友。“没想到邮局居然开到了‘熊猫专列’上,邮筒、明信片、邮戳上都有‘熊猫’。我要多带几份回去给朋友们分享一下。”酷爱集邮的朱先生高兴地说。

  和熊猫主题明信片、熊猫纪念章一起推出的,还有熊猫陶瓷杯等特色文创,展现文化与旅游的趣味碰撞。

  跨国出境 线路延伸

  今年3月,“熊猫专列·什邡号”首次载客试运行,开启了为期12天的“赏花跨海游韩国”之旅。

  此次旅程,游客乘坐“熊猫专列·什邡号”前往泰安、青岛、威海、洛阳等地。值得一提的是,游客还乘坐客轮前往韩国首尔、平泽,游览景福宫、青瓦台、南山韩屋村等知名景点,领略朝鲜半岛的风土人情和自然风光,体验陆地列车和海上客轮多样的交通出行方式。

  4月25日,“熊猫专列·什邡号”再次从贵州六盘水站出发,带领游客开启“邂逅韩国首尔、畅游山东青岛”中韩两国之旅。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行程还特别安排了中韩文化交流汇演,让游客共同感受“汉风”和“韩风”的魅力。

  成都铁路国际商旅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旅有关负责人介绍,“熊猫专列·什邡号”是集交通、住宿、娱乐为一体的旅游专列,基于“银发一族”的旅游消费新需求,精心设计旅游线路行程,专列开启“两玩两一”的旅游模式,即“白天游玩、边走边玩”和“一线多游、一票到底”,最大限度满足旅客“车随人走、景随车移、快旅慢游”的旅游需求,充分发挥旅游专列安全便捷的优势。

  不难发现,“熊猫专列”推出的跨境游旅游产品,在产品设计上还融入地方特色和国际元素,开发了符合双方市场需求的文化体验活动。

  “通过打造差异化的旅游产品,‘熊猫专列’可以在保持自身文化特色的同时,促进与其他国家的文旅交流,为游客提供丰富的跨境旅游体验。”成都铁路国际商旅集团有限公司西南铁旅有关负责人说。

  服务优化 体验更好

  数据显示,自2021年3月开行以来,“熊猫专列”已走过甘肃敦煌、新疆乌鲁木齐、内蒙古额济纳、四川西昌、云南西双版纳、重庆武隆、贵州贵阳、山东烟台等地,累计开行79列,发送旅客2万余人次。

  为保障旅游专列开行品质,“熊猫专列”开通以来,还根据列车开行时刻,陆续优化旅游专列线路和停靠站台,设置专用进站通道、检票口和候车专区,实行进站、检票、乘降等环节专人引导,确保游客一路顺畅出行。

  今年以来,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响应旅游市场需求,探索文旅融合新模式,按照“春赏花、夏避暑、秋观景、冬康养”的四季主题设计线路,全新推出“中韩山海情”“花样泸沽湖,人间五月天”“老挝跨境游”等旅游新产品。

  随着“熊猫专列”主题产品的持续推出,为持续提升铁路旅游列车品牌形象,下一步,“熊猫专列”将继续探索优化配套服务模式,以满足个性化、舒适化、便捷化、多样化的旅游市场需求,为旅客提供越来越好的出行体验。

  以四川为例,更多精品旅游列车项目正在加速推进之中,将逐步形成高低搭配的新型旅游产品体系。同时,四川还将积极推进服务体验再升级,融合旅游演艺等更多要素,探索构建旅游、观演互动新场景。(潘阳薇 本报记者 白 骅)

(责编: 常邦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