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新空间激发新创作培养新观众

发布时间: 2024-05-23 14:50:00 来源: 光明网

  作者:王润

  演艺新空间是近年来全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热点,北京、上海作为演出市场最繁荣、创作生产最活跃的城市,更是在这方面有了不少成功探索。如何以新创作玩转新空间?如何以小空间打开大格局?日前,两场业界对谈同时聚焦演艺新空间,两地的创作者、运营管理者及专家学者共聚一堂,分享各自经验,探讨新空间发展。

  爆款频出影响力辐射全国

  北京77剧场里,全景沉浸互动剧场《大真探赵赶鹅》第二部延续第一部的火爆,4月首演至今演了将近50场;繁星戏剧村打造的环境式悬疑剧场《朱莉小姐》已突破百场;鼓楼西剧场里,开心麻花沉浸式互动喜剧《疯狂理发店》首次来京热演三周;同时,由鼓楼西戏剧出品制作的环境式音乐话剧《边城》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戏剧沙龙剧场驻场近一个月……目前,京沪两地演艺新空间的多部爆款剧目都在热演当中,这些演出不仅面向本地观众,还将影响力辐射至全国。

  以《疯狂理发店》为例,该项目自2021年9月在上海首演以来,全国演出场次已经超过2000场,获2022年度全国话剧票房第五名、沉浸式话剧第一名。借着该剧首次来京演出,一场主题为“新空间、新创作、新观众——京沪两地探讨玩转演艺新空间”的对谈活动在鼓楼西剧场举办。

  《疯狂理发店》总监制费溢群介绍:“开心麻花之前最热的作品《乌龙山伯爵》,全国演了14年,今年刚刚庆祝了演出3000场。《疯狂理发店》只用3年时间,在场次上就已经达到这样的规模,无论在票房还是口碑,以及IP影响力、商业品牌影响力和跨界合作上,都带来了惊喜。”

  费溢群表示,《疯狂理发店》的成功源于这个项目很独特:“开心麻花从第一部演艺新空间作品《疯狂理发店》开始,就没有走小剧场的路子,每一个作品选址都在商业综合体里。而且这个戏三分之二都是和现场观众一起完成,每一场观众不同、地域不同,都使作品呈现出不同的样貌。可以说它是戏剧,也可以说是游戏,甚至有观众说它是剧本杀、是推理、是实验。”

  作为北京最火爆的演艺新空间项目,由抓马艾克斯出品的《大真探赵赶鹅》刚刚荣获2024上海静安戏剧谷·壹戏剧大赏的年度最佳制作人奖和年度最佳小剧场提名,已开启全国巡演。北京抓马艾克斯联合创始人边福军表示:“演艺新空间通过新形式和更多年轻人进行互动,为传统项目注入新的生命力,拓宽了新空间的产业边际。”

  新空间为创作带来新挑战

  《大真探赵赶鹅》《朱莉小姐》等作品的导演张肖坦言,随着演艺新空间的热潮,自己的创作观念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在的观众来到剧场当中,希望得到的感受和体验与以前不一样了,需要更多的情感释放和情绪价值。”他认为,新空间演艺的发展不是单纯艺术创作的问题,“作为导演,以前只管排戏就行,但现在不仅要思考作品的风格、调度,还要思考演出的性价比、观众座位、票房回收,要站在制作团队的立场思考问题,对青年创作者的要求更高。”

  冯康杰担任导演和主演的《疯狂理发店》中有大量和观众互动的环节,对演员要求很高,需要有很强的即兴和控场能力。冯康杰擅长调动观众积极参与“破案”,并将互动内容迅速转化为笑料融入剧情当中。在不同城市驻演时,《疯狂理发店》都会进行本土化改编,在北京演出时将剧中的“周太太”设置为一口京腔的北京人,台词中也出现了不少北京地名,从而迅速拉近和北京观众之间的距离。

  树立大格局培养新观众

  如果说上海的演艺新空间项目更注重商业性和观众消费感受,那么北京的演艺新空间创作则更具多元化和探索性,强调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北京市文联主办的“小空间中的大格局——潮流化的演艺新空间”主题座谈活动中,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胡娜指出,演艺新空间作为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必然会对整个戏剧生态、文化体制等产生深远影响,北京在推进演艺新空间、建设“演艺之都”过程中,要将产、学、研相融合,更加注重对艺术人才、管理人才以及观众群体的培养。

  北京儿艺院长王东认为,“大戏看北京”中的“大戏”并不是指投入多少,而是指格局大小,是文化产业复合度的大小,文艺院团在推动演艺新空间发展过程中,必须要有市场意识,要时刻关注现实,洞察市场的变化和受众的需求。北京市曲剧团推出的沉浸式北京曲剧《茶馆》就是一次成功的尝试,团长崔迪认为,沉浸式戏剧只有符合“表演空间新”“观众互动新”和“传播推广新”这三个条件,才能创作出符合当下观众审美的作品。(王润)

(责编: 常邦丽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