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躺下,腿上就像有千万只小虫在爬”
医生解读:这是极易被忽视的“睡眠杀手”不宁腿综合征,易被漏诊、误诊
“医生,我快被逼疯了!一到晚上睡觉,两条腿就像有千万只小虫子在爬,又麻又痒还酸胀,必须下床来回走才能好受点,可一躺下,那难受劲又立马回来了……”在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诊室里,45岁的张女士(化姓)红着眼眶,向接诊的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后高擎诉说着自己近一年的“噩梦”。
腿部麻痒酸胀,历经反复折磨
起初,张女士以为是人到中年,身体缺钙导致腿部不适,便自行购买钙片和维生素D补充营养。可一段时间后,症状反而越来越严重。每晚躺在床上,腿部的麻痒酸胀感如同潮水般反复袭来,她常常辗转反侧到凌晨两三点,才能在极度疲惫中迷迷糊糊睡着。
第二天上班,张女士总是顶着黑眼圈,注意力难以集中,工作效率大幅下降。为了能睡个安稳觉,她开始依赖安眠药,可长期服药带来的副作用,让她的身体状态越来越差。
在朋友推荐下,张女士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张女士向高擎描述,症状只在夜晚睡觉时出现,发作时控制不住想活动双腿,活动后不适感立刻缓解。高擎对张女士进行了体格检查,并未发现她下肢存在肌肉疼痛、痉挛、水肿、静脉曲张等异常表现。“您这种情况,高度怀疑是‘不宁腿综合征’。”
抽血化验结果显示,张女士的血清铁蛋白水平低于正常范围。结合症状与检查结果,高擎给出了最终诊断:张女士患上的是继发于铁缺乏的不宁腿综合征。
药物+物理+生活方式调整,治疗一周找回笑容
针对张女士的病情,高擎制定了一套“药物+物理+生活方式调整”的个性化综合治疗方案。在药物方面,小剂量多巴胺能受体激动剂普拉克索(不宁腿综合征治疗药物之一),快速缓解夜间腿部不适;同时搭配补铁药物,从根源上改善铁缺乏问题,并叮嘱张女士定期复查血清铁蛋白水平,根据指标调整用药。
同时,专家为张女士定制为期1周的经颅磁刺激治疗。这种治疗方式是当前临床指南推荐的辅助手段,不仅能减轻腿部不适,还能缓解因长期失眠引发的焦虑情绪。
专家还建议张女士戒掉长期喝浓茶、咖啡的习惯,避免加重症状,提醒她每天睡前进行腿部拉伸和温水泡脚,通过简单的护理放松腿部肌肉,为睡眠做好准备。
仅仅一周后,张女士再次来到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复诊时,整个人的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太神奇了!现在晚上腿不麻不痒了,终于能一觉睡到大天亮,第二天上班也有精神了!”张女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活动后缓解、静息时加重,“睡眠杀手”易被忽视
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医学博士后蒋腾介绍,“不宁腿综合征”是一种极容易被忽视的“睡眠杀手”,是神经在“报警”。
专家告诉记者,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通常有家族遗传史,发病年龄相对较早。继发性多在40岁后发病,其中铁缺乏是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此外,妊娠、慢性肾脏疾病、帕金森病、脑梗塞等疾病,也可能引发继发性不宁腿综合征。
值得注意的是,日常饮食中的浓茶、咖啡、白酒等饮品,可能会加重不宁腿综合征的症状,有相关不适的人群应尽量避免。
蒋腾指出,作为一种感觉运动障碍性神经系统疾病,其最典型的症状就是强烈的、无法抗拒的活动腿部的冲动,且大多在夜间休息时发作,活动后症状会明显缓解,静息时则会加重。这种不适不仅会让患者难以入睡,长期下来还可能导致失眠、抑郁、焦虑等问题。
然而,“不宁腿综合征”缺乏客观的检查指标,因此很容易被漏诊或误诊。不少患者会像张女士最初那样,误以为是缺钙、关节炎等问题,从而延误治疗。蒋腾提醒,如果出现夜间腿部频繁麻、痒、酸胀、刺痛等不适感,必须活动腿部才能缓解,特别是症状反复出现,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一定要及时就医。如果患者被确诊为不宁腿综合征,也不用过于担心,只要科学治疗和护理,就能有效控制症状。
通讯员 曹慧慧 张炜琳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吕彦霖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