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护航平安,时刻准备冲锋!厦门集美这支队伍不简单

发布时间: 2024-04-18 15:20:00 来源: 人民网

  在厦门集美,活跃着一支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筑牢抢险救灾平安防线、热心志愿公益的“应急先锋”队伍——集美区应急处突大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福建省金牌工人杨水发是这支队伍的“领头雁”。

  时刻准备冲锋 将人民安危扛在肩上

  一直以来,“应急先锋”们时刻保持高度“备战”状态,把人民安危扛在肩上,一旦有险情,立即整合队伍,第一时间冲锋救援。

  2023年7月31日,集美区西滨路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一辆摩托车被轿车撞翻在地,摩托车驾驶员被卷入车底,情况危急。

  事故发生时,集美区应急处突大队正集结在事故发生地附近的仓库门口,检查、维护为抗击台风“杜苏芮”所准备的各类救援器材。

  放下器材冲到事故现场,及时制止驾驶员倒车行为,快速判断伤员情况及倒地位置……在杨水发的指挥下,队员们用1分钟实现“抬车救人”,5分钟完成“应急救护”,合力将伤员从车底救出并转移至安全地带。

  “正因为有多年的救援经验和掌握应急救护知识,我们才能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进行正确的判断和救援。”杨水发说。

  关键时刻冲在前、干在前,团结协作是这支队伍攻坚克难的制胜法。

  “前场柿树村因海水倒灌水位已达一层楼高,村民被困村中。”2016年抗击超强台风“莫兰蒂”期间,队伍接到求助,杨水发立即带了一组队员出发前往救助。

  村内一片汪洋,在杨水发的指挥下,队员们分工协作,利用救生绳、冲锋舟等工具涉水至灾民房屋,并将受灾群众逐一背出,转移至安全地带。

  历经十多个小时努力,直至全部灾民安全转移后,应急队员们才前往村部临时安置点休憩。“有的队员连救生衣都没脱就躺下休息了。”杨水发回忆道。

  热心志愿公益 让急救知识深入人心

  “厦门一女老师突患爆发性心肌炎,生命垂危,急需A型血。”今年3月13日,一则号召献血的信息在市民群众朋友圈转发开来。

  杨水发注意到这则信息后,安排好当天的勤务工作,便赶到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献血点参与献血。

  “血型匹配,有需要,刚好我也可以做到。”当被问到献血过程中的感受时,杨水发这样回答。

  2014年9月,经厦门市红十字会研究同意,在集美区应急处突大队基础上正式组建厦门市红十字会赈济救援队(以下简称赈济队)。

  王进辉是赈济队的一员,也是队伍的救护教练员。由他授课的一场应急救护公益培训课堂上,发生了惊险一幕:一名学员突然昏迷倒地,身体抽搐,并且口吐白沫……

  王进辉第一时间让队友拨打120急救热线,及时疏散周围学员,并找来一块毛巾垫在学员头部,防止其因抽搐造成二次伤害,直至伤者抽搐情况好转被送往医院救治。

  “太感谢你们了,救护知识太重要了,这次还好有你们在……”队伍结束培训后,受训单位负责人由衷地感谢道。

  2023年3月,杨水发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正式成立。据悉,该工作室由队内15名优秀应急救护师资组成,后续将重点强化队内应急救护员培养,并结合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六进”活动,大力推广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宣传普及。

  据统计,2020年以来,赈济队累计开展应急救护公益培训446场,受益人数达26491人次;参与“为民办实事”项目应急救护师资培训165人次,培训红十字应急救护初级救护员约6434人次。

  练就高强本领 让队伍素能提质增效

  在该队伍的90多名队员中,退伍军人有32名,占队伍人数的1/3。他们“退伍不褪色”“转业不转志”,合力打造出应急处突的“钢刀利刃”。

  像往常一样,训练教官卢威全每周都要和队长杨水发“碰面”,对队伍下周的训练计划进行调整。“如果上周某个科目训练效果不好,这周就要进行调整,强化训练。”据卢威全介绍,队伍还在年中、年末两个时间段对队员进行考核检验,并进行公示,考核结果能让学员清晰地认识在日常训练中的优势和不足。

  杜晓忠是队内的一名应急救护师资,亲友在一次劳作中突发心梗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离世的经历,让他意识到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经过队内的训练,如今的他不仅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还积累了数百场应急救护公益培训经验。

  “队长热心公益,所以‘手把手、一对一’将自己所学毫无保留地传授给我们。”杜晓忠说,为了提高应急救护培训效果,杨水发不仅让队员在内部会议上畅所欲言,纷纷提建议、献计策,还鼓励队员们在培训时使用“闽南语+普通话”双语教学,并针对不同的群体灵活采用不同的引入案例、培训方式等方法,让每个人都听得懂、学得会。

  据悉,队员们在练好应急救护、应急救援、体能训练等“必修课”的基础上,队内还依据个人性格和兴趣,重点培养擅长领域应急技能,并选派优秀学员至省、市红十字会参加应急救护师资培训,选派骨干师资参加各类应急救援联合演练活动,以实战经验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提高教学水平。(文/余晶 蓝河珍 吴一澜 图/集美区应急处突大队)

  (责编:江苇杭、刘卿)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