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赤峰温暖工程持续升温

发布时间: 2024-05-22 11:15:00 来源: 内蒙古日报

  5月,赤峰市温暖工程各建设现场,机械车辆开足马力,一线工人争分夺秒,更换老旧管道、实施外墙保温、建设热力站,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就像将要住进新房子似的,我特别高兴,今年一定能过个‘暖冬’。”家住翁牛特旗乌丹镇公安小区的许秀花看着小区里正在进行的温暖工程改造,满心期待。

  温暖工程是事关千家万户安居乐业和安危冷暖的重大民生工程。赤峰市将温暖工程置顶建设,围绕热源挖潜、热网铺设、热力站建设、用户端改造等方面做足文章,特别是针对部分老旧小区供热效果差、城中村居民分散取暖效果差等问题,通过实施技改、城中村接入集中供热和新型智慧供热网等措施,提升居民居住环境,保障群众温暖过冬。

  真抓实干 力保检修质量

  供热停暖,检修开工,无缝对接。4月15日,随着赤峰市供热季结束,全市温暖工程由“部署季”正式转入“施工季”。

  走进红山区永巨小区,管线沟槽开挖工作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由于是老旧小区,地下管网严重老化,这里一直存在跑冒滴漏问题,通过改造老旧二级管网,将彻底解决跑冒滴漏造成用户端供暖效果不佳的问题。” 红山区住建局房产股负责人高化泓说,今年,红山区将改造老旧二级管网58.66千米。

  停暖即开工,赤峰市严把温暖工程建设质量安全关,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及时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力争在新的供热季来临前完成全部施工任务。

  喀喇沁旗新建2台生物质锅炉热源,新增供热面积60万平方米;宁城县金宇城C区新建庭院管网3.5千米;新城区维修改造供热管网12.2千米……

  一个个供暖项目有序推进。在实施过程中,赤峰市强化用热服务,共设立36个信访接待室和85部投诉电话,畅通供热投诉渠道。

  目前,赤峰市完成新增改造热源供热面积83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供热管网33.93千米,新建改造换热站62座,各项升级改造工程持续纵深推进。

  精心谋划 精准靶向发力

  2023年,赤峰市及早布置“冬病夏治”工作,对锅炉、管网、换热站、庭院管网等进行检修维护,积极推进供热工程建设,全市新增供热管线28.56公里,新建换热站22个,还让742户平房居民享受到了集中供热。

  2024年1月,赤峰市召开两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温暖工程再次放在民生事之首,提出“结合城市更新行动,一体推进管网更新、老旧小区改造”“加快城区集中供热改造,让人民群众温暖过冬”。

  随后,3月4日,赤峰市委常委会会议研究《赤峰市温暖工程实施方案》;3月29日,赤峰市住建局举办全市温暖工程专题培训班;4月8日,赤峰市住建局召开全市金融助力城镇供热温暖工程工作座谈会……

  短短3个月时间,赤峰市对温暖工程项目实施三轮摸排,摸清影响供热的问题底数,共统计梳理出91个温暖工程建设项目。

  “今年,我们计划投资14.7亿元,新增供热能力1160万平方米,改造热源供热能力1030万平方米,更新改造老旧管网、楼栋立管873.2千米,新建改造换热站146座,力争在9月底前将91个项目全部建完。” 赤峰市住建局副局长刘艳军介绍。

  齐思共研 探索新型智慧供热

  4月9日,一条喜讯让内蒙古梅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沸腾起来,也让赤峰市为之自豪。

  在当天召开的全国公共机构重点工作推进会上,发布赤峰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因其采用梅捷固体储热供暖机组,将可再生能源电能就地消纳转化为热能,年消纳绿电达到796.08万KWH,成功获得绿色低碳公共机构荣誉。这是赤峰市探索新型智慧供热的有力之举。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最早实现集中供热的盟市,赤峰市从1981年开始实行集中供热,经过40多年发展,中心城区集中供热面积由当年的28万平方米发展到现今6734万平方米。

  供热面积不断增长,传统的单一热源、低温水直接供热已满足不了赤峰市中心城区供热需求。如何突破?赤峰市一边寻找可利用热源,一边探索供热先进技术。

  热电厂乏汽余热、工业废热等纷纷被挖掘出来,成为赤峰市的新热源。2021年,赤峰市建设环形供热管网,将各热源互联互通、互为备用。同时,在中心城区应用大温差供热技术,回收利用热电厂乏汽余热,实现供热面积1400万平方米。

  “我们还在积极推进东山工业园区工业废热利用项目,一期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实现利用工业废热约222万吉焦,年节约标煤约9万吨。” 刘艳军说。

  目前,赤峰市中心城区热源已形成“热电联产为主、工业废热利用为辅、大型锅炉房为调峰”的供热格局,各热源之间环形供热管网相联通,平时独立运行,故障时能够相互切换备用。同时,“时空数据可视化平台”的投入运用,实现了均衡供热和按需供热,为热网安全、高效、节能运行保驾护航。

  供热实现智慧化,赤峰市中心城区的供热能耗逐年下降,清洁低碳能源的利用逐年上升,相比2012年,热耗降低33%,水耗降低83%,电耗降低55%,赤峰的供热正向高效、清洁、舒适发展。(王塔娜)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由赤峰市委宣传部提供)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