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4月29日电 (记者董兆瑞)为进一步加大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支持力度,4月28日,海淀区举办“青春向海·积淀未来”Hidea海淀五四青年人才创新大会,发布海淀区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十条措施,为海淀青年送上“人才大礼包”。
海淀区作为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以“头雁”姿态领跑人工智能赛道,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聚焦人才这一核心战略资源,海淀区专门出台试点建设北京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示范区十条措施。聚焦人工智能等领域青年科技人才,打造覆盖“安居保障、事业发展、吸引集聚、文化休闲”全方位立体式服务矩阵,构建“初创培育—成长加速—领军发展”三级创新创业扶持体系,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提供更多“雪中送炭”式服务。
发布一批安居保障措施,打造“安居乐业”家园。面向人工智能领域重点企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最长6年的青年公寓租金梯度优惠(第1-2年6折、第3-4年7折、第5-6年8折);未享受青年公寓且符合条件的,可申领连续12个月、1000元/月的租房补贴。
发布一批创业支持措施,搭建“成长加速”平台。聚焦青年人才事业发展,提供创业管家、资金支持、空间保障、成果转化等方面服务,让人才“创业有帮扶、项目有资金、发展有空间、成果有落地”。在创业管家方面,提出建立一支市场化专业服务团队,一对一为青年科技创业人才提供创新创业服务;在资金支持方面,提出通过揭榜挂帅提供项目资金支持、通过科技人才贷等提供最高5000万元信贷支持、通过布局百亿元的科技成长基金提供投融资支持;在空间支持方面,提出为青年科技创业人才配置10万平方米的免费产业空间;在成果转化方面,提出建设全国人工智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打造一批开放共享的“一站式”“全链条”公共转化平台。
发布一批人才引育项目,构筑“近悦远来”生态。聚焦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实习机会三方面,让人才“引进来、育起来、活起来”。在人才引进方面,提出为符合相关政策条件的应届毕业生、留学回国人才、外埠人才办理引进落户,符合政策条件的,入职满3个月即可办理工作居住证;在项目支持方面,提出重点关注国际创新创业赛事获奖项目,落地海淀的青年科技人才或项目团队核心成员(创始人),经认定,可纳入区级人才项目“海英计划”,享受50万元-100万元发展奖励资金及配套服务;在实习机会方面,提出每年建设300家“海淀区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汇集不少于5000个实习岗位,为海内外高校学生按需匹配实习机会。
发布一批暖心服务措施,营造“活力创新”氛围。聚焦文化休闲,重点推进暖心服务与创新交流,让人才“生活有便利、交往有活力”。在暖心服务方面,针对人工智能等领域重点企业的应届毕业生,提出发放“Hidea”人才卡,享受“出行礼遇、休闲娱乐”等优惠福利;在创新交流方面,提出打造京张铁路遗址公园等活力空间,常态化开展青年人才主题沙龙、科技产业论坛、创新创业赛事。
“政策不能停留在纸面上,关键是要形成人才聚集的强磁场。”海淀区人才工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区将通过政策赋能、服务升级、生态优化三维联动,真正将海淀的科技教育人才“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实现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闭环,助力青年人才在海淀“安得了家、创得了业、圆得了梦”。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