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亏了县里的法律援助,让我弟弟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日前,当争议多年的理赔事件终于了结,丽水市遂昌县金竹镇村民朱某某握着遂昌县司法局工作人员的手连声道谢。
朱某某的弟弟在建房施工时意外摔伤并造成严重伤害,却因事故区域认定存在争议而遭到保险公司拒赔。得知情况后,遂昌县法律援助中心当即受理并指派代理人跟进,最终在历经一审、二审诉讼程序后,成功帮助其弟弟拿到了应得的理赔款。这起纠纷的圆满解决,是当地打造“遂时帮”山区公共法律服务品牌的生动实践。
针对“找法难”“解纷慢”等基层法律服务的难点、痛点,“遂时帮”以全链条服务再造破局,变“被动响应”为“主动服务”,通过资源下沉、流程重构和数字赋能,建立起“诉求研判+精准响应+闭环跟踪”全链工作体系,有效打通山区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目前,遂昌全县221个法律服务站点和“e法律服务群”共同架构起的“快捷点单”空间治理地图,如同遍布城乡的神经末梢,将群众和企业需求实时汇聚到指挥中心,再通过“便民服务快车+法治解忧轮渡”及时跟进,最终实现诉求快速响应、高效解决。
随着县域生态工业蓬勃发展,落地遂昌的企业数量持续增长,法律服务需求同步攀升。为此,遂昌县司法局在经济开发区靠前布局法治驿站,实现企业诉求“即时响应、一站化解”,为企业发展壮大保驾护航。
遂昌联合司法、经济商务、生态环保、综合执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多次深入企业面对面收集法律需求,同步送上“法治体检+合规指导”护航包,帮助企业查摆问题、消除隐患,更安心地迈开步子搞生产。
服务质效的提升,离不开规范的监督体系。遂昌还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公示服务步骤、办理时限等服务流程,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点”梯级式工单处理、流转及办结标准,健全谈话提醒、文书评议、量化考评等内部管控流程,构建“12348”热线、“浙里办”等投诉监督闭环管理体系,真正做到“规范帮”。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遂时帮”已累计提供各类公共法律服务2000余次,群众满意度高达98.3%,有效构建起山区法治建设的新生态。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