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台州:描绘新时代山海揽胜图

发布时间: 2025-09-12 11:22:00 来源: 浙江日报

  一条印花丝巾、一双轻量化跑鞋、一个汽车塑料配件……走进台州市“蓝色循环”海洋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扫一扫产品上的二维码,会发现这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物品有着同样的成分:海洋塑料再生粒子。

  台州首创的“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模式,通过“市场化垃圾收集——国际化认证增值——高值化资源利用”全链条,将海洋塑料垃圾变废为宝,也将治理难题转变为共富红利。该模式获得联合国最高环保荣誉“地球卫士奖”,已实现浙江沿海县(市、区)全覆盖。

  “蓝色循环”是台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写照。20年来,台州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以美丽台州建设为总抓手,持续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了一条“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的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20年间,台州持之以恒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持续打好环境保卫战,生态环境发生历史性蝶变:水环境质量实现从轻、中度污染到优秀的历史性跨越;全市域创成省级清新空气示范区,“台州蓝”成为城市金名片;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生物多样性,是美丽生态的重要标尺。台州在全省率先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共建设了26处、总面积超1000平方公里的自然保护地,让台州成为生物和美共生的家园。在省级首批观鸟胜地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上千只鹭鸟或盘旋天际,或栖息枝头。“湿地公园的鸟类种类由2010年的125种,增加到2024年的310种。”玉环漩门湾国家湿地公园鸟类监测员陈严雪说,生态环境改善后,黑脸琵鹭、黑鹳、黄嘴白鹭等“稀客”陆续到此越冬栖息、安家筑巢。

  台州推进新时代“千万工程”,持续释放“生态红利”,不断拓宽价值转换通道。温岭市石塘镇将滨海石屋改造成为精品民宿,带动5000多名渔民转产转业,年旅游收入超3亿元;天台县塔后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水美乡村,还拉上周边8个村社组成“大塔后”片区共同发展;三门县岩下潘村建成情人谷、水坊街、杜鹃花海等文旅项目,发展现代文旅产业,实现村民户均收入30万元。

  一排排反应釜间,管道纵横交错,却闻不到刺鼻气味。在国家级减污降碳协调创新试点台州湾经济技术开发区医化园区,传统医化产业正将绿色发展写入产业基因。“园区启动实施了20个绿色低碳工艺技术改造项目以及14个环境治理协同技术项目,实现降碳约1.25万吨。”台州湾经开区管委会生态环境局环保科科长杨超群说。

  台州以“千企千项千亿”技改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培育绿色工厂,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绿色发展体系。据统计,2024年台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达25.4%,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8.6%,为“十四五”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站在新起点上,台州将进一步打造高水平生态市,推动美丽台州建设迈向新阶段,奋力描绘新时代山海揽胜图。

(责编: 李文治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