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综治中心吗,老人协会对面刚开的箱包厂,厂里小工与老板发生争执,场面混乱,你们快过来呀!”日前,台州市路桥区峰江街道万达村综治中心接到紧急电话。值班人员迅速联合驻村力量,并和箱包协会负责人一起赶赴现场。
原来,老板因工资计算纠纷叫来朋友“助阵”,导致矛盾激化。处置人员对老板进行批评教育后,将双方带回综治中心,经村调解员近一小时耐心调解,最终达成协议,成功避免一起群体性事件。
这是峰江街道基层治理成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街道坚持党建统领,通过筑建“蜂巢”平台、营造共治氛围、持续推进隐患清零,实现多元共治。
阵地建设 下沉力量助治理
万达村拥有大型钢铁市场1个,各类箱包企业120余家,外来人口3000余人,治理挑战较大。
“过去,由于没有固定场所,上级派驻万达村网格业务指导力量存在人沉力未沉、工作点穴式、‘形式+’等现象。”峰江街道统战委员、林源花海片区负责人陈俏介绍,为扭转这一局面,2023年,万达村党总支在原八份村村部建立万达村综治中心,主要承担前端群众服务、事件处置任务。
综治中心建成后,峰江街道各部门利用优势资源对平安力量进行培育,持续提升基层治理力量的参与积极性和基层治理能力,构建起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一体化工作格局。
最直观的变化,发生在村民的办事体验上。
近日,万达村钢铁市场门口小吃店因食品和消防问题被街道相关部门要求停业整改,店主张某心急如焚。若在以往,整个过程需耗时三四天。张某着急之下,直奔综治中心求助。
值班的街道应急办和市场监督所人员了解情况后,立即到店里逐项进行指导。在工作人员全程协助下,张某当天下午就完成整改并顺利通过验收。
多方融合 一体联动保平安
在万达村一家箱包厂内,箱包协会秘书长老张正指着几处消防安全隐患,对负责人黄某说:“咱们箱包行业发展不容易,安全问题绝不能含糊。查出问题主动改,别砸了大家的牌子。”
“您放心,我绝不拖后腿!”黄某立即回应。不到三天,黄某主动请老张和村综治中心人员回访复查。经逐一核对,该厂隐患已全部整改,顺利通过验收。
这一转变,得益于万达村以党建统领编织的“多元共治”平安网。
今年以来,在街道党工委指导下,村党总支协同组建了箱包协会、外来人员自管会、义警队等多支队伍,以党员为主干、积极分子广泛参与,实现“以行业管行业、以群管群”,推动基层治理全域覆盖。
同时,建立《万达村社会管理绩效激励实施细则》等机制,通过积分奖励、荣誉村民评选等机制,激发群众参与热情,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完善机制 全面发展提效能
面对长期困扰当地的消防安全、环境整治和矛盾纠纷等治理难题,万达村党总支还以“零盲区、零死角、零距离”为目标,系统性推出平安“零号工程”。
该工程依托网格有序推进,实现安全隐患零盲区;组建“书记调解团”、箱包行业调解团、外来人员调解团,对矛盾纠纷实施针对性调解;建立环境卫生包干制度,实现卫生清理零死角;实施主动服务、上门服务、设点接待等有机结合,全面实现服务零距离。
近日,站在万达村综治中心门口的陈某与戴某,相互道歉,表示以后一定和谐相处。原来,陈某与戴某是隔壁邻居,三年前因浇水泥地问题发生纠纷,关系特别紧张,有几次差点动手。
今年,村网格员小张在下网格走访过程中获知此事,并向村里作了汇报。了解情况后,村里对此事进行深入调查,并在“书记调解团”的组织下,最终使两人放下成见、重归于好。
今年以来,万达村通过调解组织化解矛盾纠纷20起。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