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萍乡市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为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今后数年,该市将以产业转型升级标杆城市建设为核心,打好碳减排改革创新控碳、治碳、降碳3套组合拳,实施新旧动能转换、现代能源体系建设等八大重点行动,构建“萍碳+”十大应用场景,推动动能转换、产业转型、成果转化、方式转变,着力打造中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绿色低碳生活全民行动样板区,为全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和新旧动能转换助力碳达峰提供相关经验。
在打造中部地区新旧动能转换示范区方面,萍乡市将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围绕全市五大传统产业,锚定新材料、智能制造、食品、电子信息细分领域,以及湘赣边仓储物流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4+2”新动能培育方向,创新推动再生资源产业集群培育,以产业链现代化建设为抓手,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齐头并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探索新旧动能转换为城市绿色转型提供新动能的新路径。
在打造资源枯竭型城市绿色低碳转型先行区方面,萍乡市将以机制体制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加大财税、金融、价格政策支持碳达峰力度,探索“碳核算+碳预算”管理机制、碳排放影响评价、碳足迹管理体系、以碳减排为核心的企业“深度减负”机制等制度创新,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协同的制度保障新格局。
在打造绿色低碳生活全民行动样板区方面,萍乡市将以武功山景区低碳旅游景区创建为基础,在低碳旅游路线、低碳出行方式、低碳餐饮住宿、低碳能源利用等方面总结经验,并通过低碳旅游宣传,以点带面,促进民众日常生活方式向绿色低碳转变,形成以低碳旅游带动全民低碳行动的新模式。
有序推动方大萍安钢铁易地搬迁工作,合理化解与钢铁行业关联的冶金石灰、合金材料、工业气体等产业过剩产能;鼓励湘东区工业陶瓷企业和芦溪县电瓷企业开发环保陶瓷、高温结构陶瓷等新型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向节能环保、成套设备、高料等产业上下游领域发展……记者了解到,以国家碳达峰试点城市建设为抓手,萍乡市围绕有序推动全市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新型现代能源体系、着力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积极提升城乡建设发展品质、高效推进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推进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全面促进生态系统碳汇提升、深入落实县区碳达峰重点任务等八个方面提出27项具体任务。其中,目标至2030年,力争创建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个、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个;创建省级绿色工厂60个、国家级绿色工厂20个,省级绿色园区6个、国家级绿色园区3个;全市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全市风电并网装机容量达13万千瓦,建成储能系统8万千瓦;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率力争提升至65%左右;装配式建筑占当年城镇新建建筑的比例达50%;全市公交车、出租车(含网约车)新能源汽车占比分别达100%、85%。 (全媒体记者刘启红)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