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高温天气下谨防“冷中暑” 记牢“三要”“三忌”原则

发布时间: 2025-06-30 09:48:00 来源: 央视网

  高温天防暑不仅要“避热”,更要科学管理“冷热切换”。如果做不好环境温度的平稳过渡,就有可能出现所谓“冷中暑”的情况。

  为什么会出现“冷中暑”?

  高温天里常说的“冷中暑”,并非医学上的正式中暑类型。它指长时间处于低温空调环境后,突然进入高温户外时,身体无法迅速启动散热机制,血管急剧收缩扩张,加重心脏负担,身体因温差过大出现的类似中暑的不适反应。严重者可能诱发头晕、胸闷甚至心脑血管意外。

  防范“冷中暑”有“三要”原则

  一、空调温度要合理:建议设定26℃左右,室内外温差不超过7℃。

  二、进出空调房要缓冲:从室外进入空调房前,先在阴凉处休息5分钟;出门前提前10分钟关空调,让身体适应温度变化。

  三、通风换气要定时:每2—3小时开窗通风15分钟,避免密闭空间空气污浊。

  防范“冷中暑”还要“三忌”

  一、忌冷风直吹:避免空调、风扇直吹头部或后背,尤其出汗的时候,可设置挡风板。

  二、忌久坐不动:每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避免肌肉僵硬。

  三、忌贪凉饮冷:少喝冰镇饮料,35℃-40℃的温水更利于散热;冷饮会刺激肠胃,加重身体负担。

  此外,重点人群需额外防护: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以及温调节能力较弱的老年人和儿童,在空调房时建议穿件薄外套。能有效避免受凉和体温调节紊乱。

(责编: 李雅妮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