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国之大者,安全为要。国泰民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五年来,我国将总体国家安全观贯彻落实到各方面法治工作中,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新时代的中国国家安全,已成为寻常百姓的幸福底色,平安中国已成为我国的亮丽名片。

11月的西安,依旧是出游旺季。夜幕降临,璀璨的灯光吸引着中外游客打卡这座千年古都的繁华盛景。在西安街头,记者遇到了几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留学生。在他们眼中,中国的安全感如何?

秘鲁留学生娜迪亚表示,你可以每个时间,任何时间可以出去玩,对女生来说,在她的国家这个情况有点难。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发现大家都看着手机玩,女孩子晚上11点多一个人回家,她觉得这个有点奇怪。朋友们说,这个都没问题,中国朋友跟她说,你可以一个人打车,坐公交车都没有问题。

巴基斯坦留学生韩奕姝表示,无论何时夜晚出游,她都能感受到西安的美丽。在这里感到非常安全,可以自由探索城市的每个地方。当地人非常乐于助人,迷路时会主动指路,遇到问题时警察和保安也随时准备提供帮助。

马来西亚留学生郑熠临表示,中国这边治安比较好,所以大家晚上会比较愿意出来一起玩,或者吃饭。就会像现在这个大街一样,很有烟火气息。
我国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
让外国留学生安心夜游的氛围和频频点赞的烟火气,正是源自中国政府对于社会公共安全的硬核保障。五年来,我国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依法保障安全的能力和水平。


“十四五”期间,全国公安机关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我国刑事案件立案数大幅下降。其中,2024年立案数同比下降25.7%,每10万人命案发生数为0.44起。从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来看,“十四五”期间,我国杀人、爆炸等八类严重暴力刑事案件数持续在低位运行,2024年同比下降2.7%。我国是世界上命案发生率最低、刑事犯罪率最低、枪爆案件最少的国家之一,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国家之一。

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美国国家安全局重大网络攻击案。国家安全机关经调查发现,美国安局从2022年起就开始蓄谋对国家授时中心的网络攻击活动,企图预置瘫痪破坏能力。国家安全机关见招拆招,固定美方网攻证据,指导国家授时中心开展清查处置,斩断攻击链路,升级防范措施,消除危害隐患。
国家授时中心承担“北京时间”的产生、保持和发播任务,相关设施一旦遭受网攻破坏,将影响“北京时间”安全稳定运行,引发网络通信故障、金融系统紊乱、电力供应中断、交通运输瘫痪、空天发射失败等严重后果,甚至可能导致国际时间陷入混乱,危害损失难以估量。

五年来,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打击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破获一大批间谍窃密案件,挖出敌人在我重要岗位安插的“钉子”“内奸”,曝光敌人一系列迟滞、阻碍我国家发展的卑劣手段,沉重打击境外间谍情报机关嚣张气焰。同时,多手段、广渠道开展人民防线普法宣传,12339举报电话深入人心,筑牢全社会反间防谍钢铁长城。
尺度与温度 社区矫正照亮人生新路
在这些来之不易的“安全”成绩单背后,不仅体现出司法机关打击违法犯罪的坚定决心,也少不了有关部门强化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付出的努力。社区矫正是在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中执行刑罚,有利于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降低重新犯罪率,是体现我国法治文明进步的重要刑事制度。自《社区矫正法》施行以来,一批批社区矫正对象在司法行政机关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重塑新生、融入社会。

张斌家住在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他在一次带着妻子儿女开车回家时,因违反道路交通法规,与两辆重型货车相撞,张斌因交通肇事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
收到法院判决后,张斌来到定襄县司法局蒋村司法所报到,开始为期三年的社区矫正。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为张斌制定了以心理疏导为重点的针对性矫正方案。经过一次次家庭走访、谈心谈话,张斌消沉的内心逐渐振作起来。
在矫正期间,张斌参加了社区矫正机构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回报社会带给他快乐与满足,也让他找到了新的人生价值,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治愈自己。

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了解到,张斌大学时学习的是计算机专业,还有法兰机械设计方面的从业经验。为了让他更好地融入社会,社区矫正机构还对他进行了就业帮扶。三年期满后,张斌顺利融入社会。

定襄县司法局蒋村司法所负责人牛建锋表示,社区矫正工作既要有尺度也需要温度。社区矫正工作人员,要用温度和尺度去帮助引导经历人生坎坷后的社区矫正对象,矫正自我、重塑人生。
有温度的法治 为平安中国护航
张斌的故事正是有温度的法治为平安中国护航的生动写照。五年来,我国深入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不断提高社区矫正工作水平,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采取分类管理、个别化矫正,共开展心理辅导663.7万人次、协调开展职业技能培训76.8万人次、指导就业就学112.2万人次,努力帮助社区矫正对象成为守法公民。

在做好社区矫正工作的同时,我国坚持把教育改造、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作为整体来抓,统筹协调各方面资源力量,有效预防和减少了重新犯罪。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