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定日6.8级地震发生后,抗震救灾工作已逐步转入灾后重建与火灾防控并重的关键阶段。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坚决扛起“守一方稳定、保一方平安、促一方发展”的政治责任,投入70辆车、227人全方位投身灾后重建工作,以最坚决的行动守护灾区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灾后重建稳步推进筑牢安全屏障。
坚持“严”字当头,深查细究“除隐患”。一是看紧“安置点”。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防火巡查组20个下沉一线精准指导,建立350个板房志愿消防队实施全域覆盖动态巡防,调配600余件套热成像仪、漏电检测仪等消防监督器材,对大型安置点部署“防消联勤班”定点值守,对小型安置点安排“防消联勤组”贴近守护,截至目前,累计开展防火巡查9000余次,隐患排查16.6万处,培训帮扶板房志愿消防队1.9万人次。二是管紧“作业线”。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认真研判灾后重建工地火灾风险情况,联合召开在建工地消防安全教育警示约谈会,建立健全以重建办、项目部、消防执勤服务站为一体的微信值守群,印发《消防安全提示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1200余份,每日在施工工地动火区、材料储存间、工人住宿以及厨房区进行防火巡查,持续推动板房安置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建设,联防联控织密火灾防控立体网络。三是守紧“社会面”。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结合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联合政府、派出所、警务站、驻村工作队等力量开展网格化巡查,全面清理消防通道堵塞、可燃易燃物堆垛近等问题,向灾区群众配置手提式灭火器1.1万余具、安装独立式感烟感温报警器363个、移动消防水池38个、65部手抬机动泵,协调国网公司敷设电气线路近万米,严管严控社会面,确保万无一失、绝对安全。
坚持“防”字筑基,敲门入户“教安全”。一是量体裁衣“分类教”。针对农牧民群众受教育程度不高,消防安全意识普遍淡薄,生产生活中普遍存在用火用电随意、草料堆垛杂乱等风险隐患,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针对性开展分类分层、精准化的消防安全培训。培训聚焦不同群体特点,重点讲授火灾应对基础知识、用火用电用气安全常识及消防应急处置技能,切实提升农牧民的消防安全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截至目前,已培训1.5万余人。二是以案示警“沉浸教”。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采用“以案示警+沉浸教学”模式,组织灾区群众与施工人员集中观看火灾案例警示教育片,同步开设消防知识“小课堂”,用触目惊心的真实案例敲响安全警钟。在此基础上,累计开展应急消防演练130场次,1700余名群众参与其中,通过模拟火场逃生、实战处置等沉浸式体验,让大家在亲身体验中熟练掌握逃生技能与应急处置方法,切实将安全知识转化为自救互救能力。三是用活矩阵“覆盖教”。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通过精准推送火灾警示信息、上门发放宣传资料、滚动播放汉藏“双语”安全提示等方式,持续拓宽宣传渠道,实现消防知识全方位渗透。
坚持“暖”字连心,真心实意“送温暖”。一是用心做好身边“小事”。安置点全体指战员始终秉承“人民至上”宗旨,从日常生活点滴入手传递温暖,累计为群众送水超80吨,每日定时对安置区公共区域洒水除尘、改善居住环境,深入300余户群众家中帮忙打扫卫生,结对呵护28名孤寡老人和45名困境儿童,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贴心举动,让灾区群众时刻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二是用情办好群众“急事”。地震发生后,指战员第一时间全力开展物资抢运工作,累计为灾区群众搬运御寒衣物、食品、饮用水等生活急需物资3540吨,保障了基本生活需求。针对道路拥堵造成的水源供应中断难题,迅速启动应急供水方案,持续为安置点住户及周边农田循环送水15吨,以高效行动及时化解群众“用水急”困境,用暖心服务筑牢民生保障防线。三是用力解决当前“难事”。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与当地政府、村委会建立常态化会商机制,聚焦安置点群众用油、用火、用电、用气等关键环节,系统规范使用标准与管理流程,精准破解生活中的消防安全痛点难题。同时,在大型安置点前置部署12辆消防车全天候备勤,构建起“快速响应、即时处置”的安全防线,为安置点消防安全提供坚实可靠的保障。
坚持“保”字兜底,枕戈待旦“护平安”。一是苦练精兵“强能力”。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统筹4个执勤服务站、7个县消防大队力量,联合当地警务队伍开展“六熟悉”实战演练51次,全面摸清安置点建筑布局、重点单位消防设施等关键信息,夯实应急处置基础。通过典型事故案例复盘分析等精准化培养模式,培育业务骨干42名,推动消防救援人员的专业处置能力与综合素养实现全方位提升。二是联勤联战“强合力”。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编制《警消联勤消防工作指导手册》《地震灾区安置点消防安全十项措施》等标准化文书,联合辖区村“两委”、驻村工作队、派出所、在建工地负责人开展灭火救援实战演练65次,通过专业力量锻造、协同机制优化、社会动员深化,实现从火灾隐患源头防控到灾后处置的全流程能力跃升,让“防”的基础更扎实、“救”的响应更高效,为灾后重建安全工作注入硬核底气。三是实战磨砺“强打赢”。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聚焦灾后重建期间复杂火情特点,常态化开展“不打招呼、随机拉动”的实战演练,结合地形特征与救援难点,针对性开展破拆救人、应急供水等专项训练,通过以练代战、以战促训的良性循环,不断提升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攻坚打赢本领,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拉得出、用得上、打得赢。
日喀则市消防救援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始终保持枕戈待旦的责任感与勇担使命的精气神,以更扎实的工作作风、更有力的举措持续发力,不断织密织牢火灾防控体系,精进专业化应急救援能力,用实际行动为灾区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加快发展保驾护航,全力助推灾区群众早日重建家园、重拾幸福生活。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