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下已悄然步入初春,可阿里地区刺骨的寒风丝毫没有减退的迹象,但在日土县却是另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日土县积极响应蔬菜保供号召,全力以赴投入蔬菜生产当中,用实际行动为当地居民的“菜篮子”筑牢了一道保障防线。
步入充满生机的蔬菜大棚,柔和的日光倾洒而下,给人带来难得的暖意。日土县日土镇日土村科技专干次仁卓玛与其他工作人员在大棚内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只见次仁卓玛手法娴熟地检查着灌溉设备,专注地调试水压,精准地浇灌着每一株菜苗。
“我们计划在本周内种植0.4亩设施蔬菜,目前,前期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后续我们会积极和上级部门沟通协调,确保种子等各类农资能够及时供应充足,一定要让大家吃上安全放心的新鲜蔬菜。”次仁卓玛一边擦拭着额头细密的汗珠,一边热情地介绍。
长期以来,日土县面临蔬菜供应短缺和冬季蔬菜种植难度大的困扰。为打破这一发展困境,日土县将设施蔬菜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高度重视、精心谋划,自2020年起先后投入资金3590余万元,大力推进高寒设施蔬菜基地建设项目,成功攻克冬季蔬菜种植的技术难关,为当地蔬菜生产开拓出一片新天地。
“高寒设施蔬菜基地占地面积206.71亩,内部设施包含21座温室大棚,其中10座温室用于本级财政科研项目江孜沙棘引种培育、10座温室用于蔬菜生产,主要种植小白菜、黄瓜、西葫芦、西瓜、西红柿等。今年截至目前,累计种植设施蔬菜面积已超过3亩。”日土县农业农村和科技水利局党组成员、农牧业综合服务管理中心主任旦增介绍。
“我们积极组织全县干部职工,广泛动员全县农业专技人员、农牧科技专干以及乡村种植人才等,齐心协力同步开展冬季蔬菜种植工作。通过不懈努力,不仅有效解决了广大干部群众冬季吃菜难的问题,还逐步转变了群众冬季休耕的传统观念,进一步提升了冬季本地蔬菜的供应能力。”日土县农牧业综合服务管理中心助理畜牧师说。
这一项目的顺利实施,切实为当地农牧民群众带来了增收致富的良好机遇。
在农业产业园的蔬菜大棚里,日土村村民次仁桑珠正熟练地调试水压为菜苗浇水。谁能想到,一年前,他还是个只会放牧的牧区汉子。自从村里蔬菜种植基地发展起来,次仁桑珠摇身一变,成为基地的一名工人,负责日常的蔬菜护理工作。
“来到这边之后,我特别开心,每个月不仅有3500元的稳定工资收入,还能学到蔬菜种植技术。我一定会好好珍惜这个机会,多向老师学习,靠自己的本事把日子越过越好。”次仁桑珠满脸笑意。
从曾经的吃菜难,到如今本地蔬菜供应日益充足;从传统的冬季休耕,到现在农牧民积极投身蔬菜种植,掌握新技能增收致富……日土县在蔬菜生产领域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不仅稳稳保障了居民的“菜篮子”,更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全新活力,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