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立足基层实际 提升治理质效

——林周县边交林镇创新实施“一网两新三强”调解工作法

发布时间: 2025-07-11 09:45:00 来源: 西藏日报


图为边交林镇平安法治办、派出所、司法所联合调解纠纷。通讯员 江陵 摄

  近年来,拉萨市林周县边交林镇立足基层治理实际,创新实施“一网两新三强”调解工作法,通过织密全域调解网络、打通多元调解路径、筑牢调解力量根基三大核心举措,成功打造出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高质量样板工程,为高海拔地区基层治理提供了可复制推广的实践范例。

  “一网”覆盖,全域调解。边交林镇精心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联动的“一张网”立体调解格局。在组织体系上,成立镇人民调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村级调解委员会3个,整合援助律师、包镇法官两项专业法律服务资源,形成多级联动架构。在阵地建设上,投入打造集镇综治中心、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和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三位一体的综合平台,为群众提供一站式调解服务。在智慧支撑上,创新开发“边林通”智慧化管理服务平台,构建“镇党委—村党组织—网格(村民小组)党支部—联户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组织链条,实现线上线下民意渠道全天候畅通。在机制保障上,建立完善人民调解工作制度规范体系,实施“金牌调解员”评比奖励机制,健全“3+X”联合调解运行等8项配套制度,确保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高效化。

  此外,“法治茶馆”作为载体,整合普法宣传、法律咨询、矛盾调解、民意交流等功能,成为群众身边的法治服务阵地。

  “两新”驱动,路径创新。边交林镇探索理念创新与模式创新双轮驱动路径。在理念创新上,构建“宣+排+走”三维工作理念:强化普法宣传,把握3月、6月、9月法治宣传关键节点,采取“请专家进来讲、让干部下去说”相结合方式,开展普法宣讲4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000余份;强化排查预防,构建梯次排查化解责任体系,明确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为“第一梯队”快速响应,镇政府及行政机关为“第二梯队”协同处置,法院、司法局、信访局为“第三梯队”兜底保障;强化入户走访,开展12轮次全覆盖走访调研,搜集处置苗头性问题线索8条。在模式创新上,推行“快+准+访”三段工作模式:强调快速响应,第一时间介入处置受理纠纷,本年度调处矛盾纠纷28件,调解成功率保持100%;强调精准化解,执行高、中、低三级风险分类调解机制,实施差异化调解策略;加强回访巩固,开展60次调解案件定期回访,实现矛盾化解标本兼治。

  “三强”固基,效应彰显。边交林镇着力强化三大基础支撑。在责任落实上,通过镇党委会专题部署和正式文件,逐级压实调解工作责任,执行调度推进、督导检查、考核问责闭环管理机制,确保责任链条层层传导。在队伍锻造上,采取“请专家进来教、组织骨干出去学、安排干部下沉练”三段式培养路径,培养专(兼)职人民调解员4名、“法律明白人”27名、调解信息员19名,引导5名法律专业人才参与调解实践并开展师徒传帮带活动。在力量整合上,挖掘“三老”群体的社会威望和调解智慧,将其纳入调解队伍担任关键角色,推动调解工作在高海拔地区持续走深走实。

  据边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们镇将持续深化“一网两新三强”工作法内涵,推进智慧赋能升级“边林通”平台功能模块,拓展“法治茶馆”服务半径和“法律明白人”源头预防网络,强化与法院、司法局专业资源联动培训机制,壮大“银发智囊团”特邀调解队伍规模,总结提炼高原特色基层治理经验,打造“边林方案”治理品牌。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拉萨市人民检察院成功办理涉未成年人民事支持起诉案

    近日,拉萨市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部门收到未成年人萌萌(化名)家属送来的锦旗。其家人激动地表示:“是检察官的辛苦付出让孩子得到了应有的赔偿!” [详细]
  • 美丽家园司法护航

    近日,拉萨市林周县人民法院组织干警前往拉萨市曲水县达东村劳务输出集中地,为林周县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了一场以“守护绿水青山 美丽家园司法护航”为主题的法治宣传活动,并送上“生态法治礼包”,助力营造全民参与生态保护的良好氛围。 [详细]
  • 林周县住建局整治私搭乱建 扮靓城乡环境

    为进一步加强辖区环境的综合整治,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今年以来,林周县聚焦私搭乱建现象开展了一系列专项整治,进一步助推城乡环境综合大整治行动“落地有声”。 [详细]
ema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