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bet.cn
home

五位一线法官诠释司法为民“变”与“不变”

发布时间: 2025-07-31 10:48:0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公正司法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一环。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在国务院新闻办30日举行的“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五位一线法官以自身故事诠释司法为民的“变”与“不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很多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给司法审判工作带来诸多挑战。人民法官需要在工作中求新求变,不断拓宽司法守护的广度。

  杭州互联网法院副院长沙丽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司法的试验田——杭州互联网法院的成立与发展。八年来,她主审案件4000余件,包括涉数据权益、算法规制、平台治理、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一系列具有示范意义的典型案件。

  回忆自己审理过的诸多“全国首例”相关案件,沙丽坦言压力很大。为了更好应对新技术、新模式的挑战,她为新类型案件建立其“档案库”,每个文件夹里排列着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文件,包括打磨很多遍的判决书以及撰写的案例、论文等调研转化成果。这一“档案库”成为她处理新类型纠纷的“地图”,记录着她在一次次案件中破难闯关的感悟。

  来自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庭的一级法官徐弘韬指出,互联网新经济模式下的知识产权案件呈现出竞争多样性突出、技术性突出、影响广泛性突出等特点。为此,他持续学习、革新理念,不断突破自身认识局限。

  在他看来,知识产权领域的法官还需要统筹全局的能力,既要看得准眼前的案件结果,也要看得见未来技术发展的可能性。特别是对于现阶段还不成熟的技术成果,要避免“就案论案”式的机械判断,给予进一步研发完善的充分空间,在审判工作中努力实现以知识产权鼓励和保护科技创新的价值目标。

  时代虽有变迁,司法为民的初心却未曾改变。在法官们的讲述中,民生冷暖、为民情怀等始终是关键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法院北滘人民法庭副庭长李海龙现挂职西藏自治区墨脱县人民法院,援藏期间,他和同事走遍了分散于深山的七乡一镇、44个村(居),为民众开展普法宣传、巡回调解、上门立案、文书送达等工作。

  他将顺德法院执行工作经验与西藏交通不便、小标的案件执行成本较高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总结出一套“审执一体调解工作法”,被同行称为小标的执行案件的“锦囊妙计”。他还让法官到矛盾纠纷发生第一线去的办案理念被当地所接受,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墨脱法院被上级法院改判和发回重审的案件数下降了76.2%,上诉率也下降了9.87个百分点。

  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徂徕人民法庭庭长钱继红扎根基层法庭20余年,办理案件3000余起,走遍辖区100多个乡村,累计覆盖民众上万人。她见证了山东乡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深刻感悟到人民法庭在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基层善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中外记者,她说:“能当一名‘老百姓身边的法官’,我很自豪!”

  北京金融法院审判第二庭庭长丁宇翔在职业生涯中审理了2500余起民商事案件,他践行司法为民初心,探索实践“双轨双平台”群体性金融纠纷解决机制,极大降低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探索推行“庭审百问”要素化审理模式,有效提高法院审理效率,提升审判效果。

  他说,司法的智慧和温度就应该体现在对民众多想一步的考量里,让民众在每一个案件中都能感受到法律不仅守护公平正义,更守护生活的烟火气。

(责编: 陈濛濛 )

版权声明:凡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或“中国西藏网文”的所有作品,版权归高原(北京)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任何媒体转载、摘编、引用,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 林周法院开展暑期法治宣传活动

    为深入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近日,拉萨市林周法院包乡法官联合林周县朗迈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服务协会,走进卡孜乡包乡点小学开展“法治护航暑假,安全伴我成长”主题法治宣传活动,为师生送上暑期安全“法治大餐”。  [详细]
  • 西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开展法治进校园主题党日活动

    为进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近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机关第四党支部联合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党总支开展法治进校园主题党日活动,法官围绕“霸凌止于此,友善始于心”主题为学生举办法治讲座。  [详细]
  • “象雄梅朵”女法官维权工作站——“绽放在阿里的美丽花朵”

    西藏阿里地区中级人民法院法官潘旭章始终记得,自己第一次遇到小扎西时的场景。那天,她到当事人家中办案,小扎西怯懦地躲在门后,不敢和人交流。她把孩子叫到面前,详细询问情况,但孩子性格内向,什么都说不出来。  [详细]
email